10月19日 由泰州市文旅集团 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等 多单位联合举办的 2020第二届中国(泰州)早茶论坛 在泰州圆满落幕 活动旨在深入挖掘泰州饮食遗产,展示当地饮食文化特色,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树立行业新标杆。出席该活动的除了国内多位餐饮、物流、品牌、大数据等多行业、多领域的专家外,还有博物馆代表及泰州早茶名店商家。
▲中国药科大学教授、江苏省药膳研究会会长朱坚先生在2020第二届中国(泰州)早茶论坛发表主题发言 “泰州早茶的历史渊源由来?早茶的科学机理是什么样的?泰州早茶和中医养生有什么联系?”面对大家关心的众多问题,此次活动嘉宾之一——中国药科大学教授、江苏省药膳研究会会长朱坚先生接受了《消费日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吃早茶,是许多泰州人的生活习惯,历史上,苏中诸多地方都有吃早茶的习俗,但保存至今的,已是凤毛麟角。唯独泰州将此习俗,继承、保持的最好,并顽强地根植于民间,融于人们生活当中,以一款款独特的味觉艺术,让泰州人的饮食变得有滋有味。”朱坚告诉记者:“古代先贤的智慧告诉我们,人的身体要想健康,就必须做到:‘养精’、‘补气’、‘安神’,这三个方面除先天部分外,剩下的是要靠后天来完成。而运动、饮食、心情,正是我们人力所及,可以做到的。” 据了解 泰州地区长期以来的 饮食习惯“吃早茶” 正是应合了养精、补气、安神 这三个重要的养生方面 晨起运动,可助少阳升发,吸天地之精气,开肠活络,行气化瘀;吃早茶,则可化水谷之精微,滋养五脏,养精、补气。气足则血行,血足则神宁;细品慢嚼,怡然自得,安神宁心。 由此可见 泰州先民们早已知晓“吃早茶” 是“集天下之精辟方法 求经验之大成 使斯民登寿域”的思想精华 也以此 建立了一个良好的生活方式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强调:“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着重保养的是“心肝之阳”;秋冬,则着重保养的是“肺肾之阴”。 《素问·脏气法时论》则强调,秋天最容易损耗津液,引发口干舌燥、咽喉疼痛、肺热咳嗽等症状,要多食清热、生津、养阴、润肺的食物。 “泰州早茶中的绿茶,正是滋阴、润肺、生津、止渴的绝佳饮品,选择在这个季节开办早茶集市,充分说明了泰州文旅集团和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懂医理、知五行、通四季,顺时、顺势的造福民生,服务百姓,把人民群众的健康放在执政为民的首位,让人无比敬佩!”朱坚说,“泰州的早茶,是著名的‘一茶、三点、一面’。一杯茶标配一份烫干丝,称作一个茶头,三点,即是著名的早点:包子、蒸饺、烧卖;一面,则是经典的鱼汤面。” 清晨,脾胃还没有完全恢复功能,此时若进食寒、凉、不易消化的食物,则极易导致气血凝滞,削弱脾胃的运化功能。 泰州早茶中的 清香热茶、软糯的烫干丝、 包子、鲜香的鱼汤面极易消化 更有助于清晨脾胃的 轻松运化,提神醒脑 从而生成精微物质,滋养全身 早茶中的鳝鱼丝与蟹黄包,也是秋季滋阴进补的最佳食品,清代名医陈士铎在《本草新编》记载:鳝鱼,味甘、性温、无毒,入脾、肾二经,补中益气、生津止渴、生力。清代名医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中指出:蟹黄性寒,味甘、咸,清热解毒,舒筋益气,滋阴通络。 这些都充分说明 在泰州早茶的饮食文化里 蕴藏着无数与中医理论 相生、相合的养生机理 “泰州的早茶与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一致认为的四大养生关键要素,有着十分贴切的契合。”朱坚告诉记者: 首先,因“吃早茶”的生活习惯,促成了秋季的起居调养。 立秋后,天气秋高气爽,人们开始“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可使阳气生发、肺气得以舒展,还可以防止因长时间的睡眠导致收敛过盛。 进入秋季,是开展各种运动的大好时机,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 早茶里的一碟香醋,味酸,可收敛肺气。秋天,因燥气当令,宜收不宜散,易伤津液。故,泰州早茶的一茶三点一汤面做到了,滋阴、生津、健脾、开胃、润肺、通肠。 在优雅的环境中,细品慢嚼,促使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避免了悲伤、忧郁和秋季的肃杀之气,同时还收敛了神气。“泰州的早茶,不追求繁文缛节的茶道与仪式,只注重于茶的色香韵味,追求一种融洽、宽松的气氛,达到释躁平矜,怡情悦性的精神境界,充分地对应了秋天的平容之气。”朱坚最后强调。 如今,在旅途中探寻 城市的文化与味道 已经成为许多游客的新选择 一席早茶 不仅能吸引来八方游客 还能带动当地餐饮、住宿等 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 沏上一壶上好的绿茶,配上一份烫干丝,一碗鱼汤面,再加上一笼蟹黄包,这是泰州人必点的老三样,它从最初售卖清茶的单一经营,到逐步演绎成如今的干丝、点心、面食等多个品种的融合。 丰富、多元的早茶文化 远远超过其自身的内涵 已成为泰州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泰慢之旅」,搜索「TZWLJT」即可关注,[ 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