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数九歌唱起,一年中最寒冷的冬天来了!
70后,大抵都有这样的经历,小时候,冬天特别冷,早上走在寒风刺骨上学路上,冻得直哆嗦,脸上像针刺一样,手脚冻得疼,几天下来,突然手背又红又肿,上面还有蚯蚓样的水泡鼓起,暖阳一照,又疼又痒,不挠痒得钻心,挠吧,不仅疼,而且一不小心水泡就破了,然后这个冬天基本是不会愈合了。
再看看身边的小伙伴,不是手上,就是脚上,不在脸上,就在耳朵上,都是红一块,肿一块的,这就是冻疮!
第二年这个时候,不出意外,还是这个部位,还是这些小伙伴,就这样年复一年,有点死缠烂打的味道!
冻疮,也称“非冻结性冷伤”,这种冻伤是由冰点以上10℃以下的低温造成的,常发生在身体血液循环较差的“末梢”位置,比如手指、手背、脚趾、脚跟、耳廓、鼻子等处。
正常的人体,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等调节着产热与散热,保持着体温的相对稳定,这种调节是有限度的,当环境温度足够低且持续时间长,皮肤就会受损伤。
气温骤变的换季时节是冻疮最爱的出击时间,潮湿的环境是它的帮凶。
别以为冻伤都发生在寒冷的东北地区,其实冻疮恰恰是在长江流域高发!
最抗冻的江苏人高发!
虽然长江流域气温高于北方,但湿度较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湿冷”,水的导热性比空气更好,这让身体更易散热。并且长江流域没有供暖,肢体末端和暴露部位很容易在长时间的湿冷环境下发生冻疮。
一旦发现皮肤有冻伤倾向时,不要直接靠近取暖设备,这会让血管快速扩张,对已经形成了局部淤滞、肿胀的皮肤无疑是又一重打击。也不要用雪或冰水去搓,这种揉搓反而会加重组织损伤。
正确的做法是:
立刻回到温暖的室内,让肢体自然复温。
5~10分钟后再靠近(不要紧贴)取暖的设备,如热水袋、暖气片等,让皮肤的温度缓慢回升;还可将冻僵部位置于40℃的恒温水中(超过42℃会加重组织损害),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要减少冻疮的发生,特别是“冻疮体质”的朋友们,关键在于入冬前就开始预防。
1. 加强锻炼。快走、跳绳等,都是很好的运动方式,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末梢循环不良。
2. 加强局部保暖。针对冻疮的高发部位,手套、耳套、口罩、围脖、帽子等,都应是冬季外出的“标配”。尽可能减少在湿冷环境中暴露的时间,保持干燥!但同时需要注意,不要穿戴过紧的鞋袜,以免挤压而影响血液循环。
3. 每晚洗手、洗脸、洗脚之后,用凡士林或护肤乳轻轻按摩易发冻疮的部位,微热为度,促进血液循环。
4. 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矿物质等,合理饮食,保证蛋白质的足够摄入。
提示:如果是较为严重的冻疮,出现了水疱或破溃等,请及时就医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泰州市人民医院」,搜索「tzhospital」即可关注,[ 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