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军把目标对准华北地区,1933年5月,塘沽协定签订,为日军进一步侵占华北敞开了大门,1935年日军先后制造了察东事件、河北事件、张北事件、华北五省自治运动、冀东事变等一系列华北事变。
在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华北地区处于严重危机的时刻,北平学联组织发动大规模的抗日爱国运动,中国人民被压抑的爱国情绪猛烈的爆发出来。
1935年12月9日,在李长青、彭涛、周小舟等组成的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领导下,东北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师范大学、中国大学、北京大学等高等院校和部分中学的学生涌上北平街头,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游行。
数千名学生冲破国民党军警的重重阻挠,汇集在新华门前,向国民党北平当局请愿,提出反对防共自治运动、公开宣布中日交涉经过、不得任意捕人、保证地区领土安全、停止一切内战、给予言论集会结社出版自由等六项抗日民主要求,由于这些要求没有结果,请愿改为了示威游行。
游行队伍沿途遭到国民党军警的残酷镇压,学生在大刀、水龙、皮鞭、木棍和枪刺的袭击下,有30多人被捕,数百人受伤。第二天北平各校学生宣布实行全市总罢课,12月16日,北平学联再次发动了更大规模的示威游行。
在北平学生英勇斗争影响下,从11日开始,天津、保定、太原、杭州、上海、武汉、成都、重庆、广州等大中城市,也先后爆发学生爱国行动、工人罢工运动,各地爱国人士和爱国团体纷纷发出通电,出版各种救亡刊物,要求国民党政府保卫领土主权、停止内战、出兵抗日。
海外侨胞和在国外的留学学生团体,也通过发表宣言等形式,支持国内人民的爱国运动,抗日救亡运动很快扩展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
“一二·九”运动,揭露了日本吞并华北,进而独占中国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的妥协退让政策,极大的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一二·九”运动中,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走上与工农结合的道路,为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事业准备了一批骨干力量,正如毛泽东所指出,“一二·九”运动是动员全民族抗战的运动,它准备了抗战的思想,准备了抗战的人心,准备了抗战的干部,将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