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称“中风”的脑卒中,除了高死亡率,还是我国第一大致残性疾病。对于如此高风险的病症,年轻人都不容易扛得住,更何况是九旬老人。目前,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简称“人民医院”)卒中中心成功为一位91岁高龄的脑中风患者溶栓取栓,术后第二天,老人不仅恢复了意识,四肢也活动自如。
家住海光新村的刘老太今年91岁,但她的身体还算硬朗,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子女照料得也十分细心,没有中风病史。10天前的一天早上,家人突然发现她说不出话,一个支撑不住跌倒在地,于是迅速将其送往泰州四院就诊。
接诊刘老太的是神经内科副主任侍永伟,也是该院卒中中心医疗副总监。侍永伟说,当时刘老太呈现偏瘫状态,口齿不清,精神萎靡。诊断为急性中风后,刘老太随即被送入卒中中心绿色通道。
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侍永伟确定刘老太脑卒中的诊断,结合患者发病突然并伴有冠心病心房颤动疾病的情况,初步考虑为心源性脑栓塞。类似患者在泰州四院脑中风患者中约占三成,而房颤可使脑中风的发病风险增加 5~10 倍。
“也就是心房里的血栓脱落后,随着血液移动,并最终堵塞大脑血管,引起了脑中风,也是我们常说的脑栓塞。”他们当即为刘老太进行头颅CT及脑部血管成像等检查,结果显示,刘老太右脑出现动脉急性闭塞。
大脑对人体的意义不言而喻,一旦出现大血管堵塞,轻则导致瘫痪,重则随时可能死亡。令人紧张的是,刘老太就是右脑大血管被堵塞,如不能及时将血管打通,面临的将是“非死即残”的严重后果。
得知老人随时有生命危险,家属十分着急,侍永伟等人一方面做好家属安抚工作,另一方面迅速启动溶栓流程,在最短的时间内给老人用上静脉溶栓药物,同时联合介入血管科进行脑血管取栓手术,由该科主任刘海日主刀。
在卒中中心团队的紧密配合下,治疗团队顺利从刘老太堵塞的脑血管中取出数枚暗红色血栓,血管造影复查显示,刘老太右侧大脑中的动脉已完全打通。随后刘老太被送入神经重症监护室进行后续的护理治疗。
令人欣喜的是,术后第二天刘老太就恢复了语言功能,四肢也恢复活动自如。手术如此顺利,刘老太的两个女儿拉着医生的手流下激动的眼泪。在医务人员及其家人的悉心照料下,几天后,刘老太就能在女儿的搀扶下下床走路。见老太恢复得又快又好,其家人高兴之余感叹地说:“老太经治疗后还能重新下地走路,主要源于四院专家团队溶栓取栓治疗及时。”鉴于目前刘老太的病情稳定,身体恢复良好,将于近日出院。
“并不是所有中风患者都能顺利康复,在脑梗死急性期,只有脑组织未发生不可逆的坏死,溶栓取栓才有效果。一旦血管堵塞超过治疗时间窗,就会导致永久性脑梗死,此时脑组织已经丧失功能,再开通也不能救回这些脑组织,这样的患者就没有溶栓及进行取栓手术的意义。”神经内科主任周仁华表示,刘老太能顺利康复,除了该院卒中中心团队治疗及时、规范,也跟家属第一时间将老太送医有关。“时间就是大脑,对于突发脑梗死患者,在3-4.5小时内溶栓,在6小时内取栓,可大大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周仁华指出,患者中风时每小时有近1.2亿个脑细胞死亡,每延误治疗1分钟,脑部就有190万个神经细胞死亡。同时数据显示,55岁之后,每增加10岁,中风的风险会增加一倍。尽早辨别前兆、掌握急救知识,就能把伤害降至最低。主动预防、治疗,永远比被动接受抢救更有效。
脑中风的常见症状表现为突然口角歪斜、讲话不清、偏身肢体麻木、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突发性意识障碍等。一旦出现脑中风的症状,患者应尽快去附近有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抢救,越早治疗越有利。
据介绍,泰州四院卒中中心具有专业的医疗团队和成熟规范的卒中急救技术,自运营以来,越来越多的卒中患者在这里得到成功救治,得到广大患者及家属的一致认可和好评。今年5月,该院卒中中心再获“国家级”认可,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为该中心颁发“综合防治卒中中心”牌匾。
“每个人都要积极预防脑卒中发生。”周仁华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应保持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的习惯,防范脑中风危险因素的产生,比如控制“三高”,特别是已经中风的患者。当然,突发脑中风也不要慌,及时到有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就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