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孩子沟通交流时,你有没有发现下面这几种情形: 1.拒绝和父母交流; 2.跟他说话不听,也不答应,问他什么也不回答; 3.无论你说了多少遍,孩子都是不在乎,不知道,不了解; 4.跟他说句话,他就不耐烦,做什么事好像都要跟你唱反调。 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就说明你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一般来说,孩子在上初中前,通常什么都愿意父母聊,父母总是他们最先想到的倾诉对象。但是从十二三岁到成年的那几年里,情况会变得完全相反。遇到问题,他们会先去找朋友倾诉,然后也许是老师,最后才轮得上父母。那么如何才能走出这一令人头疼的困境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要旨——沟通的目的是防患于未然 不少父母在孩子出现了问题后,才急着和孩子沟通谈心,缺乏防患于未然心理,而和孩子交谈的内容多是指责与批评;有的家长平时和孩子的沟通只是敷衍了事谈几句,就自己做自己的事去了;还有的则是资料性的沟通,买几本教辅资料,交待几句例行公事式的训诫就算完事。孩子很少有机会单独跟父母认真沟通,尤其是父亲,其实父亲应该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父亲的教育往往更偏重于生存能力、抗挫能力与社会责任,偏重于对孩子坚毅、果敢、顽强的性格培养,而这恰恰是当下社会教育中缺失的重要环节。长此以往,孩子有想法、有问题,得不到及时纠正,那么他就很有可能出现问题。有质量的沟通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应采取及时的沟通,使孩子得到及时的教育。父母如能经常与孩子面对面地交流,就能更好地掌握了解孩子的思想动向,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 随着年龄的增长,内心的丰富,多数孩子会认为向父母倾诉衷肠是一件很尴尬的事。因此,从父母的角度来说,必须设法让子女觉得这样做是很自然的,这需要家长朋友们在家中营造一个轻松的交谈氛围。要达到这个目的,最好的、也是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经常抽空陪伴孩子并做一个好听众,而晚饭是全家共聚的好机会。可惜,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很少同父母一起吃晚饭。父母如果每天晚饭时肯留心听孩子说话,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受重视,从而有利于创造这样的交谈氛围。 注意,是平行交谈,而不是平等交流。所谓平行交谈,即父母与子女一起从事一些普通活动时进行交谈,但重点要放在活动上,而不是谈话的内容,双方也不必互相看着。这种谈话方式会让父母和孩子都感到轻松自在,而对父母来说尤其如此。几乎从事任何活动都能得到这种相处的机会,例如和孩子一起看电视或进行体育活动时。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可以将谈话导向学校里发生的某些事情,或是老师,亦或是同学,但原则是谈话是随意展开,而不是严肃的讨论。 成长中孩子不愿意和父母交流,很大程度上在于家长朋友们一直以来都是从成年人的视角去看待、分析孩子的问题。有些强势的家长甚至直接指令式下达“命令”,漠视甚至剥夺孩子的需求。成长中的未成年人除了学习之外,还有丰富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他们需要倾诉他们内心看起来可能比较幼稚的、不成熟的思想,而家长的漠视或者武断往往关上了这种倾诉的大门,久而久之,孩子便觉得和父母无话可谈了。所以,我们的家长朋友们要转变角色,从裁判变成顾问——细心地聆听,给出建议,协助他们做出抉择,不是插手来干预。要是孩子把事情搞砸了,也不用直接批评,而是应该协助子女仔细检讨这件事,孩子们有时能自行想出叫人拍案叫绝的解决方法。这种“顾问”的角色,越早转变对孩子的成长越有利,毕竟孩子年龄越小越易于“塑性”。 沟通在家庭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不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沟通方式往往会影响孩子健康成长,作为老师,我认为,家长一定要学会与孩子沟通。采取一些特别的沟通方式,也许你会发现,读懂孩子的心思其实并不是一件难事。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凤城之东」,搜索「HL-XFCD」即可关注,[ 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