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爹,您好!我来啦。”7月24日上午,天空下着密密细雨,身着红色工作服的翟萍按照约定时间,来到姜堰罗塘街道古田新村84岁的居民张凤林家,帮老人干活。张凤林和82岁的老伴石友兰身体都不怎么好,子女又不在身边。翟萍每月两次上门,每次忙碌一两个小时,除了打扫卫生,还帮老人买药买菜。每次干完活离开时,翟萍还用额温枪和电子血压计等工具,给老两口做检测,并将各项检查结果录入个人健康档案。“自从家里多了爱心服务员,我们生活顺畅了,心情也舒畅了。”张凤林感慨地说。
在姜堰 像张凤林夫妇这样 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老人有3万多名 这也是姜堰多部门联动 办好“一老一小”实事的缩影 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姜堰民政局围绕“一老”创新提出“4+N”改造模式,对老人居室进行共性标配和个性定制,打造了罗塘街道城镇福利院、大伦万维养老服务中心等4个示范点,推进全区养老机构服务提档升级。该局还招引上海天与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南通莱洋健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家公司分别承接姜堰南、北片区居家养老上门服务,320多名爱心服务员每天走街串巷,为符合条件的60周岁以上低保、五保等政府补贴对象及80周岁以上政府普惠对象提供生活照料、个人护理、健康管理等一系列服务。 天目山街道前堡社区78岁的黄广桂夸赞最多的是姜堰区红十字会创设的“幸福姜城”公益项目。今年4月,他因病住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幸福姜城”公益“红十字病房”子项目为他免费提供了荤素搭配的营养三餐,帮他解决了一个大问题。项目开展3个月,已有11位低收入老人享受到“红十字病房”带来的温暖。针对一些患病老人出门就诊难的问题,姜堰区红十字会主动对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定期邀请专家来市第二人民医院义诊,今年以来,两次大型义诊活动共有12名专家来姜,为300多位老人把脉问诊,对症下药。溱潼镇夏朱村张少秋感慨地说,“家门口能享受到上海医疗专家的服务,‘幸福姜城’公益项目真的暖到了咱们老人心坎里。”老有所养、幼有所育、弱有所扶、难有所帮。姜堰“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多部门联动,从“小”到“大”,由点到面,全面覆盖。姜堰团区委开展“建好梦想小屋 做好育人文章”为民办实事项目,为全区55个事实孤儿改造“梦想小屋”,同时携手爱心企业开展“一千零一个微心愿”圆梦行动,设法满足困境儿童的小小心愿。顾高镇15岁的女生小云,父母双亡,跟70多岁的奶奶一起生活,房屋破旧,光线昏暗,影响小云学习生活。小云一直有个心愿,能住上宽敞明亮的房子。今年4月,姜堰团区委书记童瑶下乡走访摸排事实孤儿时,知道小云的心愿,联合镇村帮小云改造了“梦想小屋”,还为她添置了标准学桌,安装了节能台灯。6月底,小云住进“梦想小屋”开心地说:“以后,学习生活方便了,我真是太开心了。”到目前为止,姜堰团区委已牵头民政、工会、妇联等相关部门,举办7场圆梦活动,完成了140位困境儿童的微心愿。童瑶表示,下一步,团区委将继续立足实际,聚合社会各界力量,聚焦“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常态化开展关爱帮扶困境青少年志愿服务。 姜堰妇联以结对关爱和“一对一”走访慰问等方式,为30名特困儿童送去物质资助和精神关怀,同时深入实施“三全”社区家庭教育支持行动,广泛传播科学家教,开展活动26场次,参与家庭728多户,受益儿童955名。姜堰残联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开辟“绿色通道”,开启“爱心团队”,建立“党建+志愿助残”工作机制,联合浙江商会、关工委等爱心团队,广泛开展残疾预防和残疾儿童康复等知识宣传。截至目前累计收训残疾儿童700多人,经康复训练,150名残疾儿童能够随班就读。姜堰区人社局、老干部局、卫健委、住建局、法院、检察院、公安等部门也发挥自身职能,凝聚各方资源,办好“一老一小”实事,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