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5-21日是第26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也称4.15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2019年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 癌症新发病例总数为429.2万人 预期死亡281.4万人 按照这样的速度 相当于每分钟就有7人被确诊为癌症 有5个人因癌症而离世 加大防癌抗癌科普宣传刻不容缓
我国最常见的癌症包括肺癌、乳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子宫颈癌、甲状腺癌等。近年来,肺癌、乳腺癌及结直肠癌等发病呈显著上升趋势,肝癌、胃癌及食管癌等发病率仍居高不下。
WHO称,至少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预防是应对癌症成本最低的策略。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重视癌症筛查,可疑病变影像学+穿刺活检,有助于早期癌症诊断关口的前移!
●临床信号:刺激性咳嗽,久咳不愈或血痰,且逐渐加重,偶有胸痛发生。 ●防癌建议:远离烟草、使用环保材料装修、出门戴口罩等。 ●筛查建议:40岁以上长期吸烟及有肺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胸部CT检查。 ●临床信号:腹部疼痛、腹胀,食欲减退、消瘦,严重的会有黄疸、腹水。 ●防癌建议:戒酒、注意饮食卫生、接种乙肝疫苗,不吃发霉的食物等。 ●筛查建议:患有肝炎、肝硬化或肝癌家族史的人群,应每6个月做一次血清甲胎蛋白、腹部B超。 ●临床信号:逐渐出现的上腹部不适或疼痛,且服药不能缓解,持续消化不良。 ●防癌建议:少吃高盐及腌制食品、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C以阻断亚硝酸盐和亚硝胺的合成等。 ●筛查建议: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恶性贫血等病史,或直系亲属有胃癌患者的人群,应定期胃镜检查。 ●临床信号:腹痛、腹胀、大便习惯发生改变,且大便带血、贫血、身体乏力。 ●防癌建议:多吃粗纤维食物和高纤维果蔬、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锻炼等。 ●筛查方法:35岁开始每年肛门指检和大便化验,50岁以上部分男女每年查一次大便隐血试验或大便免疫化学检验。 ●临床信号:乳房肿块、乳房皮肤凹陷、乳头内陷、乳头溢液或破溃。 ●防癌建议:多锻炼、不久坐、少熬夜;月经前、妊娠期对放射线敏感,应尽量回避。 ●筛查建议:20-40岁的女性建议每三年到医院做一次乳腺检查。40岁以上或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应每年检查一次。 ●临床信号:阴道有出血或不正常分泌物,腹部胀大,小腹隐痛。 ●防癌建议:戒烟、注意私生活的卫生、有条件 的适龄女性可接种HPV疫苗。 ●筛查建议:建议21岁以上的女性,至少每3年进行一次宫颈癌筛查(宫颈刮片或TCT)。有免疫缺陷、感染HIV等情况的,需要告知医生来做更频繁的筛查。 ●临床信号:鼻涕带有少量的血丝,特别是晨起鼻涕带血,耳鸣等。 ●防癌建议:增强自己的体质,戒掉烟酒,少吃腌制食品,避免接触重污染环境。 ●筛查建议:长期在污染环境下工作生活或有鼻咽癌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鼻咽部检查。 ●临床信号:尿频、夜尿增长、排尿困难以及血尿等症状。 ●防癌建议: 不过度饮酒吸烟,避免长期高脂肪饮食,避免长期久坐,并注意私生活的卫生。 ●筛查建议:50岁以上,长期吸烟酗酒或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应定期进行PSA检查。
如何让“肿瘤君”从我们身边越滚越远?
●戒烟限酒、平衡膳食、适量运动、心情舒畅可以有效降低癌症的发生。 ●定期进行防癌筛查。建议一般人群从40岁开始做防癌体检。 ●检查项目并非越多越好,防癌体检前不妨先咨询医生,再决定项目。
癌症虽然可怕 但是提前预防、掌握防治肿瘤的知识 就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也守护家人的幸福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稻河中医」,搜索「tzdhzy」即可关注,[ 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