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佳节, 蕴藏了无比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春节? 不仅要吃好、喝好、玩好, 更需要“文化年货”充实精神家园。
“泰慢之旅”公众号特别推出 “文化里的泰州”系列, 让文化唱主角, 充盈“年味”、更新“年意”。 邀请广大市民和游客朋友, 走进泰州的人文景点, 与历史相遇,和先贤对话,
有滋有味,过个文化年! 今天请看第二期 《崇尚儒学 祠谒王艮》
明万历四年,祭祀泰州大儒王艮的专祠落成。“青词宰相”李春芳为此撰写了《崇儒祠碑记》,这也是记载崇儒祠最早的史实材料。
那么,透过崇儒祠,王艮身上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他的思想又蕴含了怎样的哲理呢?
王艮,出身于盐丁灶户的平民之家,和父辈以贩盐为生。25岁那年,他经过山东曲阜,拜谒孔子等人的庙堂。从此,感奋学习,研究儒学。 他发明了一套学习方法:以经证悟,以悟释经,以日常生活中的普通道理来解释儒家经典。为了传扬儒学,他身体力行,按照《周礼》制作礼服,自行穿戴。经过几年的学习和谈论儒家经典,王艮毅然以先觉为己任,他借一个自己奋臂托起坠落之天的梦境来抒发“整布”天下秩序,拯救万民,令万民仰望的志向。
和王艮同一时期,还有一位心学大家——王阳明。1520年,37岁的王艮从同乡口中得知王阳明在当时的南昌城讲学。他见到了王阳明,一场观点的碰撞和辩驳就此开始。在谈及良知的时候,王艮被王阳明折服了,行了弟子之礼。
拜师王阳明后,王艮对心学进行了继承和发展。“百姓日用即道”,是他思想的核心,也是泰州学派最鲜明的观点之一。他主张“民本”,伸张人的个性,强调人从内而外的求索,深刻影响着后代的读书人,也产生了一批思想家。
说到王艮对后世的影响,一首《乐学歌》久诵不衰,镌刻在崇儒祠的长廊内。儒学的发展史上,“乐”字所承载的多重境界,一直是古来圣贤重视和探寻的,对于“乐”的理解,彼此之间既有传承,更有侧重、创新。王艮提倡“人心本自乐”,认为人心本来就是快乐的,所用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都是应该是快乐的。
王艮从王阳明那儿借了“火”,炼就成自己的“金”。为晚明社会带来了一股自由与创新的“旋风”。据记载,泰州学派从王艮开门授徒,其弟子有姓名可查者达487人。
现在泰州城里的崇儒祠是专门祭祀王艮的祠堂。走进祠内,可了解到王艮先生的生活求学史,看这位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是如何身体力行地诠释和践行他的这些哲学思想和教育理念。 春节假期 不妨来凤城河风景区 在历史遗迹中 聆听先贤之声 品文化以致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