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在党的旗帜下茁壮成长,沐浴着党的阳光,吮吸着党的乳汁,从一名懵懂的社会青年成长为一名部队团级干部,所以我时刻感谢党的温暖。
一位哲人说过,忘记比记忆更加艰难。尽管时间的流水冲淡了岁月的印痕,但昔日的梦想时刻在叩打心扉,军旅的峥嵘岁月如梦般呈现。
我在部队工作了23年,军旅生涯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虽然没有特殊的业绩,但摸爬滚打、抢险救灾、执行特殊任务的军旅生活时刻记忆犹新,夜不能寐。我自小贫穷,幼时艰苦,少时丧母,立志好好学习长大当兵,那个年代上大学是工农兵大学生,根红苗正的人才能推荐上大学。记得邻家一位大学生就读于河海大学,其父是抗美援朝的团级干部,每当他寒假回家,穿着海蓝色的制服大衣在村里走动,其挺拔的背影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回头率”不亚于当今的明星。那时摆在我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当兵报国,出人头地。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我从小刻苦学习,长大当兵成为我的梦想。
有梦想就有动力,在我18岁生日刚过的那一天,我毅然决然参加了征兵体检。回忆当时的情景,父亲年高,母亲不在人世,家里确实需要一个勤俭持家的人帮助料理。我兄姐7人,哥哥姐姐们都已成家立业,陪伴父亲的只有我与弟弟。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家里吃饭问题解决了,饥饿不再光临肚皮,在家发展不受煎熬,但有志青年参军报国是我的一腔情怀。在一个静谧的夜晚,我把藏在心灵深处的秘密说给父亲。父亲听后,在他那长长的烟袋中挖出一锅旱烟叼在嘴上,黯然神伤地说:“去吧,儿大不由父,到部队锻炼也许能有个出息。”
1981年11月4日凌晨,我背起背包携带行囊乘坐汽车离开了故乡。那时,我想已经长大了就该离开父母外出奋斗,是男子汉了就该他乡是彼岸,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豪迈展示自己,到军营去接受人生的挑战。
离别时的那天晚上,父亲把叠得好好的衣服展开后又重新叠了一遍,在我塞得满满的挎包中又不断装着我爱吃的食品,一遍一遍的嘱咐到部队好好干。一会儿父亲又从口袋里摸出一支钢笔交给我,我知道那是父亲把心爱的母鸡卖了给我买的。他一边给我笔一边说,到部队多给家里写信,免得亲人思念。最后在离开时,父亲把身上仅有的10元钱塞给我,我含着眼泪接过带有父亲体温的钱,装进了内衣口袋,我知道父亲为了儿子能在部队有出息,就是把自己的生命交给儿子也是心甘情愿的。
入伍后我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普通的农民后代,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激烈的竞争中,唯有靠自己奋斗拼搏,埋头苦干,才会有出息和前途。所以无论形势如何变化,不论社会刮什么“风”,我都咬定一个目标:吃自己的饭,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业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宗不是英雄好汉。于是,我各项工作走在前,艰苦任务干在前,服从命令听指挥,从不向命运低头。我积极主动给战友们打洗脸水、拆洗被褥、站岗值勤;周末到炊事班帮厨烧水、做饭、打扫卫生;节假日到猪圈喂猪、掏粪、扫院、打水擦桌。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积极进取的工作热情得到了连队首长和战友们肯定,第二年我凭借自己具有很好的文字写作能力和写一手漂亮的楷书文字,顺利被推荐到连队军械员兼文书工作岗位,享受班长待遇,这在部队第二年能当上班长还是很鲜见的。
上任伊始,我刻苦向老战友们学习,不仅熟练地掌握了武器装备的性能管理保养维护,而且在武器的分解结合上下功夫。蒙上眼睛在28秒时间内完成手枪分解结合的全过程,这按50秒的优秀成绩标准提高了22秒。在全团武器分解结合技能比赛中,一举夺得第一名,打破全团长期保持30秒的时间纪录,成为全团训练尖子,荣获团嘉奖一次。由于我刻苦训练,业务精通,文化水平高,能起草训练计划、总结材料,完成连队上传下达工作任务,第三年被推荐参加军队院校招生考试,我顺利的考入了石家庄陆军学院成为一名军校学员。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毕业分配后,我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农村青年成长起来的一名军人、一名干部、一名基层连队主官的责任,知党情、报党恩、跟党走,始终保持军人和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无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还是冒着生命危险执行特殊的工作任务,我都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激情燃烧的炽热情怀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英雄本色。先后从排长、连长一步一步的走上团级干部领导岗位,个中的酸甜苦辣无人知晓,但保持一个农村青年敬业奉献、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精神风貌永远没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