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4065|回复: 0

【“泰老师”伴你心快乐】师生有效沟通的技巧

[复制链接]

2410

主题

2411

帖子

2756

积分

发表于 江苏泰州

Rank: 6Rank: 6

积分
2756

090759iuirgl0c2ci20c8g.jpeg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情感传递和反馈的过程。师生之间的沟通尤为重要,有效的沟通带来美好的师生关系,失败的沟通容易造成师生心灵的隔阂。

本期《“泰老师”伴你心快乐》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在教育教学中,师生如何有效沟通,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090800h6fs9c1iskn5d5ki.jpeg



090801gbcojcc7w4ffwj37.gif


090803ugglzsomgtqhgcgt.png



栾建勇泰州市心理学会监事,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泰州市高港实验初级中学文科支部书记,政教处主任,泰州市第八批教学能手。

擅长青少年学习、人际关系、亲子关系咨询及生涯规划指导,热心于心理健康志愿服务,曾参加泰州市特殊儿童的关爱项目、“美德善行——阳光心态伴我行”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进校园活动,疫情期间参加泰州市心理健康服务活动并参与撰写《泰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干预技术指南》。






“泰老师”科普园
090805sa27gcoag10153mm.png

090805zo0j48wfz3ffb3rf.jpeg


沟通(communication)一词源自拉丁语,原意为“共同”“共享”,具有“建立共同看法” 的意思,对沟通的解释和定义国内外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

教育活动是师生之间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进行的沟通和交流活动,通畅有效的沟通是必需的教育活动要素。教育活动中的沟通就是师生的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过程。在沟通过程中,师生彼此修正各自的认知,通过信息的双向流动,老师预设的特定目标利用其多元化的呈现手段来表达,以便更好地被学生所感知,最后完成其认知的重塑和价值的构建。

一般意义的师生沟通都是显性的,有明确的目的、意义和方式方法,比如课堂上的互动沟通。但除此之外,在实际沟通过程中还有很多隐性沟通,比如心理的碰撞、情感的交流、表情的暗示、肢体的信息延展等。这些沟通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更大,直接关系到教育效果的达成。

中学生处于青春期,教师如何与他们沟通,如何避免所谓的“代沟”,如何了解并解决中学生中出现的问题矛盾,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培训以便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其心灵塑造和人格完善,都是教育者需要认真学习和研究的,这是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也是教育者的责任。

师生的有效沟通的关键在于共情、愿意分享权利,并使用恰当的沟通礼仪,如有意识地努力传递清晰、直接的信息,认真倾听,即使出现争执仍保持礼貌和克制等。



“泰老师”分享会
090805yqkdhnwzd62pbboe.png
案例一

有位班主任曾经描述了这样一个案例,他刚接的班里有一个同学小董脾气特别不好。有一天,该同学和其他同学发生了矛盾,班主任利用中午时间把孩子的奶奶请来,在办公室进行了交流。下午,他已经上了近5分钟的课的时候,董同学进来了,没有喊报告,而且嘴巴里还骂骂咧咧。于是,班主任说:“你怎么搞的,来迟了不喊报告,而且还发出不该发出的声音。”只见该同学歇斯底里地说:“怎么了,我就是要迟到。”“我就是要打人。”“都怪你把我奶奶找来”……这位班主任又教育了他几句之后,只见该同学一激动拎着书包拔腿就跑出了教室。

班主任在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才知道,原来该同学的父母在他小的时候就离异了,父亲和他分居两地,平时父亲根本不管他的学习,一切都是由他的奶奶照看,由此造成该生孤僻任性、独来独往、脾气暴躁的性格。

分析:从案例中看出,本来这位班主任老师和小董同学并没有发生比较大的冲突。但是由于他一次很随意的家长交流,使该同学和老师之间产生了一次大的冲突,冲突的原因主要是他不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与家长的交流并没有起到促进学生成长的作用,与学生的沟通也是无效的。

这个案例让人们反思:1.教师对于比较特殊的学生是不是有必要进行提前家访?案例中,由于班主任对小董同学的特殊家庭背景不够了解,从而导致了和该同学之间发生了矛盾冲突。如果班主任能做一个有心人,在知道马上接手的班级中有这样一个棘手的“人物”时就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和家庭情况,对这个即将接手的学生进行家访,这次的矛盾和冲突也不会发生了。

2.教师对于比较特殊的学生是不是有必要特殊照顾?案例中当该同学迟到,嘴巴里还骂骂咧咧进入课堂时,教师能否适当地照顾一下他的情绪,让他做一个适当的发泄。教师对他可以采取“冷处理”,不闻不问先随他去。等他的心态平和下来后再用比较关心的语气问问为什么迟到,可能比在气头上去问他的效果要好得多。对于一部分特殊的学生,教师所要做的工作是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去感化他们,而不是动不动就去训斥、指责他们,“特殊学生”更希望得到教师“特殊的爱”。

在教育教学中师生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师生发生冲突亦是难免的。教师只有在处理好矛盾冲突的时候,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才能事半功倍,建立起好的师生关系。


案例二

班里有一名全校出了名的淘气学生,他个子不高,长得瘦瘦的,专爱调皮捣蛋、 打架骂人,但还蛮机灵的。他成了老师的“克星”,也是班级的“捣蛋鬼”,但通过老师的观察发现这个学生还是有优点的——比如说:劳动很积极,而且什么事都逃不开他的眼睛,他并不像大伙说的那样“无药可医”。

班主任一次次地找他谈话,发现他对老师有一种抵触、叛逆心理,他对自己也已经放弃了。为了改变他这种心理状态,班主任经常在全班同学面前鼓励他,帮他树立自信心,并以实际行动来打动他,让他重新认识自己。为了更好地帮他改进,班主任还找他父亲谈话,从而更全面地了解他的情况。经过努力,他终于有所转变了。他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做出了保证:以后好好学习,按时完成作业;不骂人、不打人、不欺负同学了。时间检验了他,事实也证明了——他变好了,有进步了。

分析:作为班主任应该要把爱分给每个学生,师生间民主平等地交流,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途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初步的分析能力和是非判断能力,特别是初高中的学生,他们已不再盲目地崇拜教师,对老师的一言一行已有了自己的看法,对老师的要求接受程度也不同。因此,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多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学生才能更理解你,信任你,才能更愿意接近你,和你的关系也就会越来越融洽。




“泰老师”倾听室
090805s9d3sbn7jd0jd8bb.png

网友提问: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方式,才能达到理想的沟通效果?



成功的师生沟通是挖一条渠,通向师生都想要到达的目的地,情感是水,承载教师与学生的思想之船,一路畅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