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负责焊接试验与培训中心工作期间,邱明辉利用自身所学,为公司发展不断做出新的贡献:在本职工作岗位上,邱明辉同志因地制宜,发挥聪明才智,利用自身所学,运用到生产实践上,对车间单电源双细丝埋弧焊设备的深入钻习研究,对原“唐山开元”设备提出一系列改进意见。并查阅相关资料文献,结合实际使用情况,自行改造,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并且自主设计改造了焊培中心的通风设施,设计并制作了可调节试件固定装置、焊接除尘装置、可移动式防盗柜等,并为其申报专利。为解决车间实际制作问题,针对性地提出“试板防变形固定装置”、“气体流量计”等金点子,且“气体流量计”获2014年金点子一等奖。
此外,邱明辉同志积极参与到公司承接的结构复杂、焊接难度大的天津117、深圳平安等重大项目,天津117项目最大板厚达120mm,材质Q390GJD,因其钢材材质高、厚度大,结构复杂、焊接难度大而备受业主、总包和监理方的关注。邱明辉主动承担起焊接工艺编制、焊接巡查、焊后反馈等一系列工作,受到领导、监理的一致好评,也为构件的顺利出厂做出积极贡献。2015年5月,公司专门成立了“邱明辉蓝领创新工作室”,旨在探索先进的焊接技术,并将更多的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到车间。同年6月,由工作室改进的“便捷式Mini型弧焊机器人”在苏州国金项目施工现场成功应用,开创了国内机器人超高层焊接的先河。立足实际生产,邱明辉带领团队不断为更优的人机环境创造条件。不仅自主研发了可移动式焊接设备、适用狭小空间施焊的焊接设备、便携式焊缝尺寸测量卡尺等焊接设施,还主持参与完成了“厚板异型斜牛腿桁架层钢柱及其制作方法”等国家级专利13项。在2016年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组织的“第十三届全国技术能手”评选表彰活动中,邱明辉同志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2018年,由邱明辉团队完成的《超高层建筑超厚板复杂钢结构节点制作技术研究》成果获“第五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优秀奖”,邱明辉本人也获得了“全国总工会职工技术成果奖”。
2019年,邱明辉团队把目标瞄向了行业最大难题——非标准钢结构焊接。团队在掌握平焊、横焊、立焊技术的基础上,相继攻克角焊缝、超厚板焊技术难题。为了保障焊缝质量,团队还同步研发了配套的焊接模型软件、视觉化识别和三维模型数字处理、多构件自动快速定位、焊接程序自动生成等技术,实现了数字模型与实际构件精准匹配定位。攻克了机器人单焊难题后,邱明辉又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双焊、三焊试验。2020年,邱明辉团队研发的“建筑钢结构机器人焊接智能化关键技术与应用”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并荣获“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在“一带一路”上的埃及新首都CBD标志塔、苏伊士双翼平旋铁路大桥等工程中得以应用,累计创效超23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