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有关年轻人猝死的新闻中,有的发生在工作时,有的发生在马拉松、健身、跑步等运动时。社会各界纷纷关注起这些猝死事件背后的原因。其实,猝死离我们并不遥远,泰州四院胸痛中心也常常遇到这类患者,只可惜不少人在入院前就已回天无力。就如何避免意外发生。泰州四院心内科专家秉承“学党史,为群众办实事”的使命初心,就这个广大市民关心的问题,围绕猝死的发生原因以及预防进行详细的讲解。
猝死,是指发病后6小时内,突然、意外、自然地死亡,分为心源性、肺源性、脑源性等几大类。资料显示,其中心源性猝死占80%以上,我国每年有54.4万例心源性猝死,其中救活的人不到1%。这是因为大部分猝死发生在院外,而且发生后的最佳抢救时间极为短暂。世界卫生组织(WTO)规定的时间仅仅只有4-6分钟,有“黄金4分钟”说法。如果当事人在这期间得不到有效抢救,就会进入生物学死亡阶段,即脑死亡。
心源性猝死即心脏原因引发的突发性的死亡,有心律失常型猝死、循环衰竭型猝死和不可分类的猝死类型。它与我们常听到的心梗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也就是说心梗属于心源性猝死类型当中的一种。一般心脏性猝死在发病前无明显临床表现,发病急、凶、险,也有一部分人有早期的心慌、头昏等不适,但都不具有特异性,致使多数人未能引起警惕。
“我们一般认为,所有在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当事人中,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话体现得淋漓尽致,多数人根本等不到救护车送到医院。”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简称“泰州四院”)心内科主任陈阿娣说。据悉,心脏停跳之后,大脑就会停止供血。每延误1分钟,救治成功率将下降10%。大脑缺氧2分钟,会造成局部损伤;大脑缺氧超过4分钟,就开始永久性地丧失脑细胞;如果大脑缺血性缺氧超过10分钟,大多数人就再也无法恢复意识了。
也有人是这其中的“幸运儿”。之前有一名35岁的患者,在家吃晚饭时觉得胸口不太舒服,当事人预感不好,赶紧到医院做检查。就在他走进泰州四院急诊大厅时,突然倒下,当场心脏骤停,呼吸停止。医护人员迅速对他采取心肺复苏术、电击除颤等急救措施,后通过手术治疗“捡回”一条命,让他成为这类发病人群的幸运的1%。陈阿娣表示,患者胸口不适立即就医,以及倒在急救大厅,这些都是他有办法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救治的必需条件,可惜这样的机会少之又少。
当前心源性猝死现象原来越频繁,并呈现年轻化趋势,市民在平常生活中要更关心自身的心脏功能,定时体检,尽早发现问题,而不是等发作时再补救。
虽然猝死有时候毫无征兆,但它的发生还是有前因后果的,我们可根据症状发生的时间顺序,由远及近地来针对性预防。首先要做的是确认自己是否属于心源性猝死的高发人群。有猝死家族史、大量吸烟、肥胖、“三高”等人群,都是猝死的“偏爱”对象。此外,陈阿娣也提出,工作压力大、工作繁忙、经常加班熬夜且生活不规律的年轻人,也是高危人群,即便本身没有慢性疾病和心脏病。世卫组织的最新报告显示,每周工作超过55小时,中风的风险和死于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都会增加,而这些也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
有相关医疗文献提示,根据发生条件,心源性猝死可能是心肌的收缩与舒张工作中的某一环节的连续性出了问题。从逻辑上讲,长期的劳累会把心脏的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成比例地降低到一个十分低下的水平。而且严重的劳累总会过去,接下来是休息和放松。一旦心肌的紧张程度突然降低,与之相匹配的舒张功能会因为突然失去了最基本的缺血刺激,就会停止代偿。本来已处于强弩之末的收缩功能得不到心肌的代偿力,于是发生了一次性的心室停跳。一次性停跳引发了一连串的停跳,如果没有及时抢救,就形成了猝死。所以,猝死常常发生在当事人长期劳累或劳累接近尾声时发作。
陈阿娣说,高危人群需要重视,但也不必过分恐慌,因为毕竟是小概率事件,且主要以本身存在明确心脏病的人群为主。对于大众人群,即目前无任何症状及心脏病的正常人,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乐观的心态,注意饮食加强运动,定期体检。尤其是有家族成员发生过猝死的,更要尽早检查。另外,掌握急救技能也很重要,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尽早进行心肺复苏治疗,因此最好人人都学会心肺复苏术,学会使用AED,以便在必要的时候,保护我们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