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没有料峭的寒。几乎所有的人都宅家,度过了一个刻骨铭心的春。疫情忽如其来,时间仿佛静止,生活已然停摆。
儿子是小学学生,我是中学老师。他停课不停学,我停学不停课;他学着上网课,我学着教网课;我们亦是母子,亦是师生。不能回到校园的日子,互联网成了我们与老师和学生交流的主要方式。疫情犹如一次“大考”,考验着儿子,也考验着我,考验他对学习的新认知和我对教学的新思考。这段学习和生活,让我想起读过的教育家朱永新先生的一本书《未来学校》。
未来学校是什么样?未来老师是什么样?未来教育又是什么样?都说,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一直憧憬着这样的画面,我们航行在大海上,学校是航船,老师是水手,我们与孩子一起航行,大海波澜不惊,彼岸灯火阑珊。可是这次不同了,疫情让教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论是孩子还是老师,一开始都表现出了对“在线教学”的准备不足,有些仓促上阵。
记得儿子一开始上网课,很有新鲜感,但时间长了,注意力有所下降,看久了电脑,眼睛又有些疲劳。儿子生性活泼,网课让他少了平时那种当众自我表现的机会,又没有与同学玩耍中的学习,让他有些提不起精神。而我对上网课,有的是一种陌生感,这是从来没有过的授课经历,按部就班式的讲授,无法及时得到回馈的课堂反应,甚至偶尔有些卡顿的网络,都让我每天既感到一种紧张,又感到一种疲惫。不得不说,儿子和我一开始都不能迅速进入到状态。疫情冲击,互联网之中的教育未来,似乎让我有些看不清楚。
翻开朱永新先生的《未来学校》,我似乎找到了一些答案。
未来的学校是没有围墙的学校。这次疫情,就在打破我们对固有学校的认知。某种意义上讲,今天一些学校,其实是一座孤岛,未来学校的概念将更为开放,是网格的,开放的,相互连接的。学校将没有时间空间限制。我们或许不需要统一的教室、统一的教学时间,每个学生只有属于自己的课程表,只要你想学习,你就可以学习;你需要什么知识,就可以学习什么知识。我们看到今天的学而思、新东方、思辰教育、沪江网校等一批众多线上教育品牌正在崛起,传统学校的模式已经受到挑战。
再没有危机意识,体制内的教师可能失业。这次疫情,同样在考验老师应对互联网冲击的能力。一批线上的体制外教师,正在取代传统意义上的体制内老师,教师队伍正在变得更为多元。比如,现在学习语文,可以在线听郦波讲唯美诗词、鲍鹏山讲《水浒》、马玉芳讲《红楼》。如果我们的老师还抱着条条框框的教材,讲着味同嚼蜡的教案,那未来的教育就会淘汰你。
特别引起我思考的是,当疫情刚来之时,学生、老师、家长都围绕“停课不停学”忙碌开来,一段时间之后,一些弊端出现了,比如一些学生上网课做小动作轻而易举,而且看电脑时间长了视力下降;一些老师缺乏必要的网课经验,备课、授课和反馈作业中都遇到了一些尴尬;有些家长配合不了网课,无法与老师形成有效的沟通。可以说,线上教学,需要我们做更为充分的准备,学生要更为自律,老师要更为严谨,家长要更为理性。未来基于互联网下的教育、学校、老师、家长、学生,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
未来学校究竟是什么样?我们每个人都有必要从这个春天开始,思考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