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杂乱的荒地改建为“绿储银行”、闲置的老农具厂翻新成标准厂房、废弃的学校打造成田园式办公模式……今年以来,海陵区罡杨镇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整合利用乡村资源,盘活“沉睡”资产,激发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内生动力,擘画出一幅高质量发展的乡村振兴画卷。 如今,走在长江大道冯官社区路段,路旁的树木郁郁葱葱,新栽种的广玉兰、香樟、银杏等十几种树木形态各异,一树一景,给绿地增添了不少趣味。“原来这里长满杂草,进行绿化改造以后,环境大变样。”冯官社区居民老王介绍。 据了解,这块105亩的土地原是栽种着女贞树的闲置荒地,常年无人管护树木,杂草丛生,很不美观。机缘巧合下,社区和市住建局园林处合作,打造了“绿储银行”,即该地块可暂存迁移时闲置的苗木,在需要时再取出来种植,不仅实现了苗木资源价值的最大化,而且每年还能增加十多万元的经济效益。“后期,我们还有300多亩的绿化带租给他们做‘绿储银行’,这样既能增加社区经济效益,也能美化社区环境。”冯官社区党总支书记周志明说。 在罡杨镇,社区成功盘活闲置资产的案例并非个例。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农具厂占地3300平方米,近年来原有旧址主要以拆除重建的方式陆续零散出租,日前最后一块322平方米的厂房也重建出租给经营户。相关企业负责人介绍,之前的厂房共计450平方米,面积略有不足,正好赶上社区改建厂房,便把它租下来了。新厂房大概两三个月就能正常投产,将带来用工增加,同时产值预估也会增加六七十万元。 据悉,该厂房将用于机械加工,生产的曲轴将供给周边城市的企业,企业在增加生产效益的同时,预计每年为社区增加集体经济收入3万多元。杨庄社区党总支书记翟吉宏介绍:“通过盘活老影剧院、老窑厂等9个项目,实现增收40多万元,目前已全部到账。” 受村庄规划限制,东楼村几乎没有集体可用的土地资源,只能盘活村集体闲置土地、厂房,让“沉睡”资产苏醒。走在东楼村中水清岸绿的8号河畔,一处古色古香的建筑群十分惹眼。占地18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古典雅致的房屋围合成一个院落,房屋内,现代化的装修风格质感满满。江苏宏胜辉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将这里租下来,作为公司办公用房。企业的入驻,给村集体带来了一年15万元的租金收入。在此之前,这处村集体辅助用房已经闲置了十多年。 袁杰群介绍:“我们采取‘合伙人’的方式,村里出土地,社会‘合伙人’投资建设资金,产权和土地所有权归村集体所有。”“我一直想到农村办公,机缘巧合认识了袁书记,还没有签协议,他就把设计方案做好了给我看,让我很感动。”村里对企业的服务与支持,村庄优美的环境和生态,让企业负责人对当初的决定非常满意。 “各村(社区)要根据年初排定的集体经济增收项目,立足镇情村情实际,精准排出闲置资源,逐项分析、梳理增收重点项目,通过股份合作制、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高效盘活。”罡杨镇党委书记王雪华表示,“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深化‘村企联营’等合作发展模式,充分发挥银行、驻镇企业等多元主体作用,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来源:交汇点
审核:党群工作局(宣传科) 发布:党群工作局(宣传科) 投稿邮箱:bgs89661005@126.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