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9个节气。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者,终也,万物收藏也,表示动物藏身规避寒冷,经过秋收的人们也已将收获收藏入库了。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渐变。 古人造“冬”这个字,代表终止,“天地不通,闭而成冬”,既然天地闭藏,也表明养生的都重点在于藏。今年的这个立冬,注意阳气敛藏,补益肾脏。
在这个节气里,一切耗伤阳气的行为,如过食生冷、长期熬夜、情绪波动过大、剧烈运动等均可能对机体造成不利影响,养生食补也要注意有所选择。 “冬不藏精,春必病瘟”。冬季阴盛阳衰、气温降低、寒气袭人,而寒与肾相应,最易伤害肾的阳气,而肾阳乃是人体活动的基本动力,故当养肾防寒。
入冬后,气温降低,人体消耗减少,新陈代谢随之减慢,冬季进补能够使能量储存于体内,固本培元,而无需担心随补随散。尤其是对于老弱妇孺,冬季进补正当时,不要错过这个增强体质的好时节。
在生活起居方面要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敛阴护阳,养精蓄锐,做到早睡晚起,以待日光。对于老年人来说,可适当睡睡懒觉,对年轻人来说,要避免睡觉过晚。注意避寒就温,不要让皮肤开泄出汗,导致闭藏的阳气频频耗伤。此外,“病从口入,寒从脚起”,要想暖暖和和,健健康康的度过寒冬,还要注意脚部保暖。
立冬时运动不宜剧烈,应以静态运动为主,由于冬季天气寒冷,四肢较为僵硬,锻炼前热身非常重要,运动可以在向阳的地方下进行八段锦、十六段锦、太极拳等运动,运动时应注意保暖,预防感冒,但不要穿着过厚,避免大汗淋漓,以微微汗出为宜。
学会及时调整不良情绪,保持情绪安宁,含而不露,避免烦扰,使体内阳气得以潜藏。可适当进补强身,同时注意防寒防燥,以润燥养阴、护阳补肾为重点。
立冬后阴气渐重,寒虽未深,但也不能轻视寒邪的威力。寒邪致病特点: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易阻滞筋脉;寒性收引。因此冬季多发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等,也多发颈、肩、腰、腿痛等痹证。寒邪损伤阳气,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导致感冒、咳喘、腹泻等疾病。“上工治未病”,针对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在立冬之后可以进行中医药的早期干预,包括中药内服及中医适宜技术(如火龙罐、雷火灸、贴敷疗法等),治未病,防患于未然。
此外,冬季服用膏方进补也是预防保健疾病很好的选择。“冬令进补,春天打虎”,适量进补,可纠正身体气血阴阳偏颇,达到未病先防,增强体质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膏方进补因人而异,并非人人适用,应当辨证开方,寻找专业医生开膏方,以达到预期效果。 供稿/中医经典科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泰州市中医院订阅号」,搜索「tzdhzy」即可关注,[ 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