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垛古称潼头庄。那么,潼头庄是何时更名为纯垛庄的呢?
查看目前的资料,最早记载“纯垛”地名的是1925的《民国泰县地图》。“纯垛”地名产生的时间距今已逾百年。
▲1925的《民国泰县地图》(局部)有“纯垛”
1947年,撤销野潼乡,纯垛隶属罡野乡。
新中国建立后,从1949年到1957年恢复野潼乡建制。此时从野潼乡的名字中还能看到一个“潼”字。至1958年成立纯垛公社,潼头庄的名字正式退出历史的舞台,慢慢被人们淡忘。
从1929年建立潼头乡到1958年,纯垛设乡将近30年。这中间以野潼乡时间最长,超过二十年,所以有“野潼故乡,纯垛福地”之说。
▲1946年民国泰县地图(局部),泰县第9区(港口区)野潼乡
1958年9月18日,纯垛人民公社成立,管辖范围较大,南到新通扬运河以北的东冯、西冯、夏庄,北到里华的薛垛、沈垛、塔岳,此时的纯垛走到了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作为当时公社的所在地,纯垛成为泰州西北片几十个村庄的行政、经济和文化中心。穿庄而过的潼头河把纯垛庄天然地分成南、北两个部分,沿河两岸呈现出生机勃勃、繁荣昌盛的景象。
潼头河北有一条与河平行、贯穿东西的大街,街市行人,川流不息,街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店肆林立,有刘家槽坊、茅家肉案、广松茶食、老蔡烧饼;有鹤根茶水炉、小丁杂货店、童记豆腐坊;有铜匠铺、铁匠铺、理发店、早茶店;有公社粮管所、信用社、供销社、财政所等,应有尽有,无所不备。
▲1948年民国泰县地图(局部),泰县第9区(港口区)罡野乡
自古以来,纯垛庄尊师重教,文风昌盛。民国时期,多家私塾设馆授业,比较突出的老师有茆文凎、冒天明。纯垛公社成立之初,便选址在庄东头开办学校。此后几十年间,学校教书育人,薪火相传,一批批优秀的教师和学生层出不穷,枝繁叶茂。
过学校不远,街北侧,便是最早的纯垛医院。医院由曹开俊、周文炳牵头组建,王步青、刘新儒等一批名医悬壶济世,蜚声遐迩。虽在农村,当时医院就开设了门诊部、住院部、手术室等,实行中西医结合,基本能医治附近地区农民的常见病患。
沿医院西行,位于街南庄中心的就是纯垛的大仙楼了,村民们在此明祭张大仙,暗祀张士诚。二十世纪80年代初,由解放前闯荡上海的纯垛乡贤牵头出资,重建大仙楼,两层跨街,碧瓦重檐,飞阁流丹。大仙楼上有一副当地老秀才撰写的对联:上楼台观野景如登仙境;进阁内闻忏声似赴蓬莱,描述了大仙楼的雄伟和壮观。
大仙楼西,是公社粮管所,负责全公社方圆十几公里老百姓的粮油收购、供应职能,每至粮食收购季节,潼头河畔的粮站码头总是舟楫相接,人声鼎沸,摩肩接踵。
位于庄西头的纯垛供销社沿街而建,粉墙黛瓦,高大端庄,坐北朝南的是百货店,街南面北的是生资门市部。供销社为当地百姓的生活、生产提供物资保障,是孩子们心中的购物天堂,现在百货店仅保留一小部分,虽已陈旧,却是一个远去的时代印记。
紧挨着百货商店,南北走向的便是有名的李家巷,巷内居民多为李姓,或远或近有着亲缘。巷道幽深窄长,地面全部用细青砖直立铺设,呈马脊形状,两边建有排水沟。每户人家均为明清建筑,四合院内雕梁画栋,雍容华贵,高高的围墙和雕花的屋檐上都存有岁月磨损的印记,仿佛向人们讲述纯垛古村的沧桑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