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2092|回复: 0

纯垛村,运盐河畔古村落

[复制链接]

2475

主题

2476

帖子

2821

积分

发表于 江苏泰州

Rank: 6Rank: 6

积分
2821





纯垛村,隶属海陵区罡杨镇,在泰州城西北方向二十多里,紧邻江都地界,由管舍、纯东、纯西、赵舍四个村合并而成。一条潼头河从东向西贯穿四个自然村落,犹如一条柔软的玉带上镶嵌着四颗碧玉般的翡翠。

093812ty4ctlclcs4c9ny4.jpeg

093813qfct1f7cssyc1k76.png


093813bkpt44hs8vq1kstp.gif

枕水潼头荡,古称潼头庄


先秦时期,泰州在长江喇叭口之北(水之北谓阳),称为“海阳”。汉代,海陵是襟江临海之地,附近有一条夹江注入大海。唐宋时期,古城海陵周围还有许多宽阔的湖泊,距泰州西北二十多里的“潼头荡”就是其中之一。

093813p431s1ii4ss401j2.png

▲《民国泰县志稿》记载的“潼头荡,在纯垛南”

一直到清朝中期,“潼头荡”还是长满芦苇野草的湖泊。据《民国泰县志稿》记载:“潼头荡在纯垛南,半属泰县,半属江都,其龙耳河、八尺沟、王同沟诸水南来注入,荡北通宗村河、小纪河。”明清时期,由于“束淮刷黄”(1855年之前,黄河还是从苏北入海,采取用淮河水冲刷黄河泥沙来治理水患)、“泄水归海”,洪水带来的泥沙直奔里下河而去。到清中晚期以后,潼头荡逐渐淤浅,慢慢变成今天的纯垛“南荡田”。

093814py5r1n5msw1j1635.png

▲纯垛村南的“南荡田”

古时候的纯垛村,叫做“潼头庄”。“潼”者,形声,从水,童声。这里谓水之盛大也。从字面意思看,先有潼头荡,再有潼头庄。先民们世世代代在潼头荡边枕水而居,所以用水来命名村庄。

潼头庄,在古代隶属泰州招贤乡。招贤乡管辖泰州城西北部的大片农村,西到今江都樊汊,北到今兴化陈堡(宁乡)。出泰州招贤桥就进入招贤乡。民国时期,在樊汊还看见北圈门上方的“古招贤里”石额,落款是宋仁宗至和三年(1056)。

093814i5t1d0710rz7f1kz.png

▲《道光泰州志》卷之二“疆域”记载:管家舍、刘家舍、潼头庄

《道光泰州志》卷之二“疆域”记载泰州西北隅有潼头庄,附近有管家舍、刘家舍两个比较老的村庄,并没有赵家舍。

093815dm04ypb2y02rbkmb.png

▲《民国泰县志稿》:1929年潼头乡管辖潼头庄、管家舍、赵家舍

另据1931年《民国泰县志稿》记载,潼头庄附近有管家舍、赵家舍,但没有刘家舍。在纯东,至今仍然有“刘东”“刘西”两个地名,这说明刘家舍大概在一百多年前,已经合并到潼头庄。而赵家舍的历史约一百多年,不超过两百年。


093815xyxyfy2yz44h22ff.gif


093815lz33qj10iuf3efn3.gif

古老“盐大河”,漕盐转运忙


093816fyz3oob3raalyyy2.png

093816lkino2bbkrd1ofdd.png

▲《民国泰县志稿》卷三记载:“宗村河,古之盐大河也……西北经岡门(罡门)、纯垛……至宗村……通(樊川)山阳河”

《民国泰县志稿》卷三“地理志·水系”,详细记载了“盐大河”流经纯垛村的具体情况:“宗村河即中村河,古之盐大河也,由赵公桥北之西坝起,西北行之麒麟湾……西北经岡门(罡门)、纯垛,曲折而西而北,经杨三庄……又西经东贾湖、南新庄、费庄,至宗村东徐家河……经陆家港……西至北逍遥口通山阳河。”

093817vbvbdswb5yzvskzl.png

▲古“盐大河”今江都段,仍然叫做“盐粮河”

“盐大河”是古代泰州通往邗沟东道的最便捷的漕运通道。现在华港镇野营村向西到樊川山阳河一段仍然叫作“盐粮河”,可见“盐大河”是古代漕运粮食的河道。

从泰州东北部沿海盐场(今大丰、东台,还有兴化建县以前的招远场)运来的海盐,也是从“盐大河”运往樊汊,经查盐关口查验后,从邗沟东道运往北方。

093818az7v0rnadiif0vj7.png

▲《崇祯泰州志》“四境图”之“招贤关”

潼头庄(纯垛)是泰州“盐大河”上的交通枢纽。水陆之要津繁荣了当地的商业,集聚了众多的人流,一个富庶的临河庄镇就这样在离州城二十多里的地方形成了。奔流不息的运河之水,东来西去的盐艘漕船;高岸坡下的码头渡口,争先恐后的过河人群;枕河而建的茶楼商铺,迎送休憩的纤夫客商;乡村古庙的旺盛香火,寄托信徒的虔诚祝愿;河湾两侧的鱼行米市,买卖交易的鼎沸人声;茅舍人家的袅袅炊烟,庭前屋后的鸡犬相闻;柳暗花明的小桥流水,沁人心脾的稻花清香……一派运盐河畔古代村落的特有田园风光。

到民国期间,古老的潼头庄依然十分繁华。潼头庄是西北水乡进入泰州的交通要道,从西边丁沟等地到达泰州的帮船都停靠纯垛。至今,纯垛庄还留有“街南、街北、李家巷”等具有城市特征的地名。

093818slxl8hh2l7oxbl7b.png

▲1934年民国泰县地图(局部):樊汊镇查盐庄


093819rkj6ooi4zfzvmcei.gif


093820kuy4btau549nixsp.gif

更名纯垛庄,设乡三十年


纯垛古称潼头庄。那么,潼头庄是何时更名为纯垛庄的呢?

查看目前的资料,最早记载“纯垛”地名的是1925的《民国泰县地图》。“纯垛”地名产生的时间距今已逾百年。

093821ztx6zlgg3gtoeseo.png

▲1925的《民国泰县地图》(局部)有“纯垛”

1947年,撤销野潼乡,纯垛隶属罡野乡。

新中国建立后,从1949年到1957年恢复野潼乡建制。此时从野潼乡的名字中还能看到一个“潼”字。至1958年成立纯垛公社,潼头庄的名字正式退出历史的舞台,慢慢被人们淡忘。

从1929年建立潼头乡到1958年,纯垛设乡将近30年。这中间以野潼乡时间最长,超过二十年,所以有“野潼故乡,纯垛福地”之说。

093823nhya3uq3gg1fx2zq.png

▲1946年民国泰县地图(局部),泰县第9区(港口区)野潼乡

1958年9月18日,纯垛人民公社成立,管辖范围较大,南到新通扬运河以北的东冯、西冯、夏庄,北到里华的薛垛、沈垛、塔岳,此时的纯垛走到了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作为当时公社的所在地,纯垛成为泰州西北片几十个村庄的行政、经济和文化中心。穿庄而过的潼头河把纯垛庄天然地分成南、北两个部分,沿河两岸呈现出生机勃勃、繁荣昌盛的景象。

潼头河北有一条与河平行、贯穿东西的大街,街市行人,川流不息,街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店肆林立,有刘家槽坊、茅家肉案、广松茶食、老蔡烧饼;有鹤根茶水炉、小丁杂货店、童记豆腐坊;有铜匠铺、铁匠铺、理发店、早茶店;有公社粮管所、信用社、供销社、财政所等,应有尽有,无所不备。

093824vf3tii83timfk6ii.png

▲1948年民国泰县地图(局部),泰县第9区(港口区)罡野乡

自古以来,纯垛庄尊师重教,文风昌盛。民国时期,多家私塾设馆授业,比较突出的老师有茆文凎、冒天明。纯垛公社成立之初,便选址在庄东头开办学校。此后几十年间,学校教书育人,薪火相传,一批批优秀的教师和学生层出不穷,枝繁叶茂。

过学校不远,街北侧,便是最早的纯垛医院。医院由曹开俊、周文炳牵头组建,王步青、刘新儒等一批名医悬壶济世,蜚声遐迩。虽在农村,当时医院就开设了门诊部、住院部、手术室等,实行中西医结合,基本能医治附近地区农民的常见病患。

093824x37t025wns7785ss.png

沿医院西行,位于街南庄中心的就是纯垛的大仙楼了,村民们在此明祭张大仙,暗祀张士诚。二十世纪80年代初,由解放前闯荡上海的纯垛乡贤牵头出资,重建大仙楼,两层跨街,碧瓦重檐,飞阁流丹。大仙楼上有一副当地老秀才撰写的对联:上楼台观野景如登仙境;进阁内闻忏声似赴蓬莱,描述了大仙楼的雄伟和壮观。

大仙楼西,是公社粮管所,负责全公社方圆十几公里老百姓的粮油收购、供应职能,每至粮食收购季节,潼头河畔的粮站码头总是舟楫相接,人声鼎沸,摩肩接踵。

位于庄西头的纯垛供销社沿街而建,粉墙黛瓦,高大端庄,坐北朝南的是百货店,街南面北的是生资门市部。供销社为当地百姓的生活、生产提供物资保障,是孩子们心中的购物天堂,现在百货店仅保留一小部分,虽已陈旧,却是一个远去的时代印记。

紧挨着百货商店,南北走向的便是有名的李家巷,巷内居民多为李姓,或远或近有着亲缘。巷道幽深窄长,地面全部用细青砖直立铺设,呈马脊形状,两边建有排水沟。每户人家均为明清建筑,四合院内雕梁画栋,雍容华贵,高高的围墙和雕花的屋檐上都存有岁月磨损的印记,仿佛向人们讲述纯垛古村的沧桑历史。

093825it3330maegtgzigf.jpeg


093825uby61k70a1hha648.gif


093825xkz72aohokvh8a3k.gif

红色潼头河,抗敌保家乡


潼头河是纯垛人民的母亲河,从罡门汊港一直向西,经纯垛庄穿过潼头荡到达龙耳河,长约九华里。潼头河是古泰州“盐大河”的一段,它从古到今流淌不息,孕育了古老的村庄,滋养了这里的一草一木。一代代纯垛人,在潼头河畔繁衍生息,坚强地生活,其间也写下了许多抗击外侮、追求解放的壮丽诗篇。

093826hbqry2viecyarv22.jpeg

南宋建炎四年(1130)九月下旬,金兵攻陷楚州城池。金军统帅完颜挞懒(昌)接着又调集重兵南下,向承州(今江苏高邮)附近的岳家军几千孤军猛扑。此时岳家军早有准备,他们发动群众埋伏在“江门”(罡门)汊港、潼头河和潼头荡的芦苇荒草之中,形成了一个水上迷魂阵。岳家军战船军民齐心勠力,发起进攻,一时间,鼓噪之声惊天动地,金兵丢盔弃甲。此时,从芦苇丛中又杀出许多军民,手持大刀、长矛,挥舞扁担、铁锹,直杀得金兵落花流水,一败涂地。

093826vgg2wjt97e67muz9.jpeg

明朝嘉靖年间,大批倭寇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骚扰,并逐渐侵入内地,里下河一带也常有倭寇出没。这些倭寇凶悍残暴,每到一地总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给当地百姓带来很大灾难。

当时泰州的“盐大河”从潼头庄经过,倭寇经常到此抢劫过往官船,掠夺村民财物。时有童姓庄主,发动本村百姓,组成民团,共同抗倭。村民熟悉水性和船性,倭寇不是对手。几仗下来,倭寇都被打得损兵折将、仓皇逃窜,往后再也不敢轻易来犯。

093827je18whw6261rz5jc.png

▲潼头河(古盐大河)旁的敌炮台旧址

1940年6月,郭村保卫战打响前夕,驻扎在港口的国民党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第二纵队第五支队第四大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毅然发动“港口暴动”,纯垛村民提供掩护,避开敌人在罡门、纯垛的炮台,穿过敌人的封锁线,使进攻郭村之敌处于腹背受敌之势。战局急转直下,我军转守为攻。取得郭村保卫战的伟大胜利。潼头河畔、纯垛庄外,流传着抗击日寇和伪军的许多故事,留下了新四军健儿一串串矫健的身影。


093827gc8z88ppicaei8aj.gi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