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市东门历史文化街区地处兴化城东部,距今已有千年历史,素有“金东门”之称。街区保护范围总面积为5.33公顷,其中核心保护范围面积2.38公顷,建设控制地带面积2.95公顷。
▲东门历史文化街区(张卫生 摄)
街区成于北宋,明清以来,随着商业、手工业快速发展,街区内逐渐形成“一街三行”。“一街”即东城内、外大街,这里商铺栉比,南货业、绸缎棉布业、药业、陶瓷业、烟业、钱庄、当铺等五行八作,形成了一批老字号,如“上池斋药店”“九如斋茶食店”等;“三行”即东部濒水的菜行、鱼行和米行,大宗的粮食、蔬菜和水产品在这里集散,到上世纪中期,这里一直是里下河地区的农副产品集散地。
▲上池斋药店(朱宜华 摄)
目前,街区整体风貌保存良好,格局清晰完整。现存以东城外大街为主轴的鱼骨状街巷体系,以上池斋药店为代表的成片明清及民国时期建筑。东城外大街保持了较好的传统商业街风貌,两侧建筑多为两层楼房,保持了“下店上宅”的传统形式,是反映兴化古城传统商贸的典型代表。街区还保留有古老的商业和手工业街巷,如竹巷、染坊巷(辐辏巷)、珠蕊巷等,竹巷的竹业作坊制作经营一直延续至今。
2019年以来,兴化市按照小规模、渐进式的“绣花”方式,因地制宜推动东门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
▲鹤山堂(张卫生 摄)
按照保护优先、以人为本、有机更新的原则,兴化市逐步对东门历史文化街区东大街、玉带路西侧、家舒巷两侧、后街北侧、竹巷东侧等街巷沿街传统建筑进行更新改造。更新工作结合建筑原有形制、结构、材料,保护修缮传统民居,有效延续传统街区内建筑组群的布局特征和特色风貌。截至目前,累计保护修缮传统建筑逾3000平方米;改造危旧房逾4000平方米, 惠及居民73户;修缮历史建筑11处,实施完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池斋药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赵海仙洋楼,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竹业公所、解家祠堂、江西会馆、东门罗氏宅等修缮工程。
▲赵海仙洋楼(曹阳 摄)
▲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
通过积极探索、活化利用,街区吸引了锡器、车木等3项传统技艺、非遗项目进入,设立展示和传承场所;植入1座工作坊,搭建“共建、共享、共治”的开放平台。秉承“以用促保”的原则,依托上池斋药店、赵海仙洋楼、解家祠堂、万宝银楼等,延续中药开方、中医问诊、非遗展示等老行当,灵活引进有流量、有营收、有特色的文旅业态。结合举办非遗市集、民俗杂耍、板桥道情传习演唱等文旅活动,为历史文化街区注入“文化味”、留住“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