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73|回复: 0

江苏疾控权威发布:九月防病提示

[复制链接]

1879

主题

1881

帖子

2191

积分

发表于 江苏泰州

Rank: 6Rank: 6

积分
2191

夏秋季温度高、湿度大,是食物中毒易发、高发季节。


全球新冠肺炎病例超2800万,国内疫情此起彼伏,做好防护,保持个人卫生,配合防控政策能够有效预防控制新冠肺炎。


保持儿童个人卫生,接种疫苗,预防手足口病。


102519cclnl8gri0ewzlwz.jpg


一、注意食物中毒


01

102519x985cxexb5r91x9x.jpg

野生毒蘑菇


夏秋季是野生菌生长的旺盛期,一些野生的毒蘑菇与食用菇类外形相似,仅靠肉眼和根据形态、气味、颜色等外貌特征难以辨别,极易误食而引起中毒。


102519m30l428dd24szkwu.jpg


在野外,无毒的蘑菇往往与有毒的蘑菇混生,无毒蘑菇很容易受到毒蘑菇菌丝的沾染,甚至部分附生在有毒植物上的无毒蘑菇种类也可能沾染毒性,所以即便食用的是无毒品种的蘑菇,仍然会有中毒的危险。


目前对有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且中毒症状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


102522tk6vk76577nabyr7.jpg


建议不要采摘野生蘑菇,不要购买野生或来路不明的蘑菇,不食用野生蘑菇。


即使在正规市场上购买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偏听偏信,轻易食用。


102523uwyaryzh74ia5y53.jpg


02

102529iljfk2f4ifbauqr4.jpg

小龙虾


近期我省出现食用小龙虾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例,因此建议大家适量食用小龙虾,不要过量,每次食用量不超过10只易过敏人群及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建议谨慎食用小龙虾。


102530qszamqmeuetpbmkk.jpg


食用时去掉小龙虾头部,不要贪图省事。


吃小龙虾时不要喝啤酒,啤酒含有分解嘌呤核苷酸的催化剂维生素B1,两者一起吃会发生化学反应,加重机体代谢负担,导致血中尿酸增高更快;吃小龙虾时不要饮用各种酒类,因为饮酒可能会增加患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风险。


小龙虾与含有鞣酸的水果不要同食,小龙虾与葡萄、石榴、山楂、柿子等同食,会形成不溶性结合物,不仅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而且刺激肠胃,引起人体不适,可出现呕吐、头晕、恶心和腹痛腹泻等症状;


102536k2ezun2rorbc4ujd.jpg


不要自行捕捞野生小龙虾食用,不要购买来路不明的龙虾,从农贸市场或大型商超等正规渠道购买小龙虾。在外就餐食用小龙虾,建议选择正规的、卫生条件较好的餐饮店。


注意运动适度,超负荷运动也是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主要病因之一,称为“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尤其在散热困难的炎热潮湿环境中更易发生。

二、共同努力做好新冠肺炎防控


新冠病毒的传染性很强,可通过飞沫、接触传播,特殊密闭环境下,还可通过气溶胶传播。目前尚没有特效疫苗可以使用,但我们可以采取五项简单行动保护自己和他人:


01

102538enuppixnlaupz1vm.jpg

保持手卫生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流水洗手,没有流水时可用含酒精免洗消毒剂;洗手时机要把握,外出回家、饭前便后、触摸口鼻眼部位之前、接触生猛海鲜之后、接触公共物品之后、摘除口罩后都要洗手。


02

102538waattf4t5x5j1tzj.jpg

与他人保持距离


公共场所尽可能与他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与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等身体不适者接触,聚餐使用公勺公筷。


102538dtu2uj410up4n644.jpg


03

102538n!2252ilkc677l.jpg

遵守呼吸礼仪


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用纸巾遮挡,紧急时可用衣袖或手肘遮挡,避免使用双手捂嘴鼻,万一使用双手应及时清洗。


04

102538tamkrhlhgwzaltlt.jpg

戴口罩、重防护


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影院展馆多数人流量大,通风不佳;冰鲜食品,禽畜海鲜均存在被新冠病毒污染的风险,进入这些场所或者接触高危物品应严格佩戴口罩,遮住口鼻,罩住健康。


05

102538fvunlnlmrsfjnpvp.jpg

早就医、做检测


万一出现发热干咳等可疑症状及时就医;有新冠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者配合做好隔离和核酸检测。

三、预防手足口病


1.多种肠道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存在重复感染发病可能。


2. 一般症状较为轻微,7-10天即可自愈。但是少数病例,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重症手足口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等,病情凶险,可致死亡或留有后遗症。


3. 接种EV71疫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EV71病毒引起的重症及死亡病例的发生。接种对象为≥6 月龄易感儿童,越早接种越好;鼓励在12 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以便尽早发挥保护作用。


102542ei274oiy2e1ie4yd.jpg


4. 非疫苗的预防措施还是十分必要的: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比如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要经常通风;要勤晒衣被。此外,在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