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69|回复: 0

江苏泰州:一群别样“逆行者”的青春寄语

[复制链接]

2511

主题

2512

帖子

2857

积分

发表于 江苏泰州

Rank: 6Rank: 6

积分
2857
144557l79j9jao2pzpykzm.jpg



泰州市援疆支教教师团队,一行共29人。其中江苏省教育厅选派22名、省委组织部选派7名,留任教师5名。年纪最大的老师今年55岁、年纪最小的老师32岁。几乎所有教师都有“泰州三级骨干教师”荣誉称号。这是一支有传承、有活力的团队,是一批有实力、有硬气的教师,更是一群别样的“逆行者”。

在“五四”青年节前夕,他们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人生奋进的征程中,传来了青春飞扬的寄语。


泰州市援疆教师谈青春人生

01


初入昭苏,迅速适应:

信仰信念信心,立足更高的站位。好儿女志在四方,奋斗者青春无悔。

2020年4月注定是不平凡的一个月,在江苏省援疆前方指挥部的统一组织下,泰州市29位援疆教师,分成两批,踏上远赴祖国边疆的征程,开启为期一年半的援疆支教生涯。他们飞过辽阔的平原,飞过奔腾的黄河,飞越白雪覆盖的祁连山,带着对这片土地的好奇,带着对这片土地的神往,肩负着任务与使命,来到了祖国的西北边陲——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开启支教之旅。


144557rblqn1eh021e9nmh.jpg

按照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的要求,他们将进行为期14天的集中医学隔离和14天的居家隔离。昭苏与内地时差2.5小时,海拔2000多米,气候干燥,早晚温差大。初到昭苏时,大家都在作息时间上有点不适应,部分老师出现了轻微的高原反应,夜里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不少老师经常鼻子充斥血丝,喉咙酸痛。但大家都知道,既然选择了援疆就是选择了奉献,每当与亲友联系时,他们都能做到“报喜不报忧”,让亲友放心。


144558m6wx3pszdzd6wet0.jpg

陆奕老师、杨金宝老师、时浩老师等都以动情的文字写下了初入昭苏的感悟;沈中健老师则用书法调节心情,杨月英老师则用口琴排解。在学习之余,大家也不忘体育锻炼,陈奎老师自制锻炼器材,吴建芳老师坚持做瑜伽。大家都在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努力尽早适应当地气候,调整自己的生物钟,养成适合昭苏的生活作息规律,从而迅速进行了角色转变,全身心地投入到接下来的线上学习中来。


144558j8g08mkg08gnw0cm.jpg


02


加强学习,提升担当:

奋斗奋进奋发,展现更燃的状态。温室里养不出万年松,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

为进一步加深援疆教师们对新疆的历史、教育和防疫工作的了解,使援疆教师更快融入当地的教育中去,昭苏县教育局对援疆教师开展了为期14天的线上培训工作。该阶段岗前培训主要以钉钉线上集体学习和线下自主学习等方式进行,重点学习党和国家的治疆方略、民族宗教政策和防疫防控制度。张德江书记关切地询问了援疆教师的适应状况,介绍了昭苏的教育现状和未来的蓝图,并号召援疆教师们要“授人以渔”。罗启军老师的《高扬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旗帜 共同缔造和谐稳定美好家园》和《新疆宗教的演变》、沈爱春老师的《维护民族团结》、付爱华老师的心理辅导课、罗熙凯老师主持的教学研讨等等,每位老师的课都是干货满满,让援疆教师们受益匪浅,回味无穷。截至目前,线上培训已累计20课时,线下自学也同步跟进。


144558k7wwsfg3uzfnes5u.jpg

为了一个共同的援疆支教梦,老师们在隔离期间仍是笔耕不辍。积极撰写培训心得体会,用文字记录下支教生活的所思所悟。其中谭义专老师的《重视讲座培训,思想认识再提升》,阐述着对“各民族要像石榴子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这句话的理解;叶玉虎老师的《为繁荣稳定的新疆做出应有的贡献》,则从“联络员”“教育者”“宣传员”三个角度呈现出援疆教师的担当;翟丽丽老师的《肩负使命而来,不负期望归去》,从如何做好支教工作出发,结合自身经验,说出了援疆老师砥砺前行的心声。培训工作和心得反思极大加强了援疆教师的理论学习,提高了援疆教师们的政治站位,为今后高质量的援疆支教工作奠定了扎实的思想基础。


144559yazl1lra59l52jtj.jpg


03


学习榜样,传承精神:

担事担难担责,树立更硬的作风。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泰州援疆教师团队是一个光荣和传承的集体,张俊明、谭义专、曹荣海、王晓宇和杨进山五位老师是上一批留任的。他们明知边疆苦,偏向苦寒行,以敢于担当的胸怀和为教育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励和感动着一批批青年教师加入到援疆队伍中来。他们不愧为师之楷模。

杨进山是兴化周庄高级中学的英语老师。在他心中一直有个梦想,去边疆支教。2018年,他的梦想随着“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实现了。去年支教工作即将结束时,杨进山经过考虑,选择留下继续任教一年半。他的妻子张艳背着他也申请了去昭苏支教的名额。“丈夫去昭苏后,我们一家人都以他为荣。去年暑假送他回昭苏,我在那里住过几天。当地人都很热情、淳朴,那时,我就下定决心要追随他的脚步,所以今年我也来了。”质朴的话语流露出对支教的坚定决心。




144559hdhypdrjjouireuu.jpg

55岁的徐敏华老师,是支教老师中年纪最大的。早在2018年9月,他就在陕西永寿县监军中学支教一年,教七年级的语文和八年级的地理。得知昭苏教育水平与内地相比有差距,这对他触动很大。他就想着在自己教育生涯的最后时光,要为那里的孩子们多做一点事。“帮扶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应该是精神上的。在永寿支教的一年里,我掌握了不少和当地学生打交道的经验。我会把这些经验用在以后的工作中,为昭苏的学生服务。”徐敏华说。

临行前,游海霞老师只给组织提了一个简单的要求:“大部队11日早晨从泰州出发,我能不能到南京机场再和大家会合?”原来,游海霞的父亲多年前患有重病,前段时间刚刚转到南京治疗。在征得上级的同意后,10日晚上,她提前赶到南京看望躺在病床上的父亲。探视时间只有半个小时,这短短的半个小时里,慈祥的老父亲一直安慰她:“孩子,放心去吧,爸爸会平安等你归来。”“爸爸患病多年,我报名支教时,他就特别支持我的工作。”游海霞说。


144559x77wswtsz2w275wf.jpg


04


科研教学,双管齐下:

专一专注专业,落地更实的举措。圣人是肯做功夫的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功夫的圣人。

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提升自我能力,做好教学工作是援疆支教的重点。受疫情影响,今年援疆行程被迫推迟。四月初,当援疆教师们踏上昭苏大地时,当地学校早已紧锣密鼓开始了新学期的征程,但得益于新技术的应用,援疆教育工作并未停滞。二月中旬,七位高中教师就与受援学校对接了工作,承担起线上教学任务。为了有效地完成线上教学任务,他们决定让学生们动起来,而非久坐观众席。其中印建南、方军辉和陈波老师拿到100多位新同学的花名册后,立即询问了留任的三位高中老师和所带班级的班主任老师们,一方面尽快熟悉学生的学习情况,一方面则熟记少数民族学生们的姓名。在接下的两天时间内,他们互相比赛,比学赶帮地记住了这些美丽和勇敢的名字。“当第二天线上教学连麦,我熟练地喊出孩子们的名字,并顺带提了一下孩子们名字内涵时,直播间里一阵惊呼。此时,师生关系瞬间就拉近了,线上教学的气氛也就带动了起来。”印老师这样说。


144559uykj2w1k9h49yp1s.jpg



七位高中教师备课照片

线上教学只有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进来,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在课程教学中,曹荣海老师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自主搜集课堂资料,共享学习体会;王晓宇老师则从生活入手,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关注大家抗疫时事,和学生一起知晓道理,深明大义。“课堂中,和同学们接触,线上小组讨论和思维碰撞中,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深深感染着我。”张俊明老师说。于此同时,教学过程中七位老师并没有停止对泰昭两地教育教学融合的追寻,薛峰老师在总结经验后,撰写了《追寻生活化,探求高中政治教学的本真》、《唱好“五子”之歌,助推线上教育》等专业论文,力争以高度的站位和创新的思维走好援疆路。


144559zfaebu0uauu1u601.jpg


05


落实模式,两地联姻:

招新招实招硬,推进更广的交流。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传承中发展。

教育援疆是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工程,需要在创新互动中发展,创造交流中共进。隔离期间,泰州市教育援疆教师们积极落实苏伊两地“万里鸿雁传真情”手拉手书信交友活动。这项活动旨在为两地青少年沟通交流搭起桥梁,帮助两地青少年开拓视野和增加见识,让青少年们在文化交流传承中增进友谊,促进团结。当任务下达后,老师们热情高涨,迅速和派出学校取得联系,其中张德旺和刘娜老师用视频班会的方式与学生们耐心讲解,鼓励他们大胆报名,用真诚为笔,做好文化交流小使者;姜堰区桥头初中的学生们则报名踊跃,但限于名额的数量,朱连喜老师不得不安慰孩子们,时刻准备着,机会始终在等待有准备的人。


144559cvrbunaqrw0atuya.jpg

隔离期间,当知晓当地老师们非常想了解江苏泰州当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特别期待有机会和泰州的老师们开展交流活动后,援疆教师们则积极利用自己的资源,力争入校后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两地教师群体间教育教学的交流互动。据悉,以陆汇、俞连山为代表的很多老师都已经积极联系派出学校的领导,与教研组进行沟通,商量能否开展线上集体备课;还有一些老师则和派出地区教师发展中心取得联系,探讨疫情结束后,让优秀教师组团来疆互动的可能性。


144600uzhgxf7hxmommf17.jpg





平凡不意味平庸,平淡不意味无为。

新疆伊犁州教育系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是所有的花都能在雪山上绽放,但雪莲做到了;不是所有的树都能在戈壁上扎根,但胡杨做到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在新疆做出成效,但江苏的老师做到了。

青春之路上,奋斗永无止境,实干永不止步,泰州援疆老师们,正用他们的行动,让平凡的人生在祖国边疆绽放光彩!





来源:学习强国

144600pyalmz40f4ahmcmv.jpg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泰州教育发布」,搜索「tzjywx」即可关注,[阅读原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