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统一思想,提高站位,深刻认识专项治理的紧迫性。
“厂中厂”问题隐蔽性强、管理难度大,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各职能部门、村(社区)、企业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厂中厂”专项治理作为当前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实时更新出租承租企业信息库,持续推动企业落实“八个一”底线要求,坚决杜绝形式主义、敷衍应付,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要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全面提升安全风险的管控力。
一是全面排查,摸清底数。对辖区内企业厂房、闲置仓库等开展“地毯式”排查,重点核查租赁合同、安全生产条件、消防设施等,确保“厂中厂”底数清、情况明。二是分类整治,铁腕攻坚。落实“厂中厂”全链条治理,实行“红黄蓝”分级管理。出租方要把握好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的辩证关系,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承租企业,坚决取缔;对手续不全但可整改的,限期整改;对符合条件但管理不到位的,立行立改。三是长效监管,压实责任。按照“谁出租、谁负责”“谁经营、谁担责”原则,压实出租方、承租方双方责任。推行“厂中厂”备案登记、“先审后租”等工作机制,严禁“以租代管”“一租了之”。
要强化保障,凝聚合力,务必确保整治工作的实效性。
各村(社区)、职能部门要协同联动,形成“属地管理+行业监管”工作合力。同时,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的作用,将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纳入日常巡查范围,实现全覆盖、无死角监管。企业要全面加强内部安全管理,全力打牢本质安全基础,有效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推广内部隐患举报奖励制度,促进员工主动参与安全管理,真正实现全员参与、共同保障安全生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