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385|回复: 0

【十佳青年医师】山高路远 步履不停——胸外科医生徐跻京

[复制链接]

2661

主题

2663

帖子

3078

积分

发表于 江苏泰州

Rank: 8Rank: 8

积分
3078

110840fkrlrk81lr2rror2.png

从阴差阳错踏入医学大门,

到成为独当一面的胸外科骨干,

他用十余年光阴,

在手术刀与生命之间,

书写着平凡却坚韧的攀登故事,

他用行动证明:

所谓“天赋”,不过是热爱的另一个名字;

所谓“奇迹”,不过是平凡人把一件事做到了极致。

他是用双手托起生命重量的青年医者,

是一盏在无影灯下始终炽热的光。

他就是

泰州市中医院第二届十佳青年医师

——徐跻京。

110840covwlwtmxhz7tvwx.png
110842vwsesa4zyysc3fys.png
110843gpz48kin455i8544.png


徐跻京



110843rbrszp2usjdtryy2.jpeg

徐跻京

胸外科 副主任医师

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胸外科主任助理。江苏省抗癌协会食管分会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纵隔肿瘤分会委员;从事胸外科工作16年余,期间参与并完成各类胸外科手术达千例。擅长食管癌、肺癌、纵隔肿瘤等胸部肿瘤的早期诊断、手术治疗及术后综合治疗。熟练掌握胸腔镜下肺癌、食管癌根治术等胸外科微创手术技术。常规开展肺结节MDT诊疗,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综合化的治疗方案,确保患者治疗受益最大化。在胸外伤急救方面,参与了众多重型胸外伤、复合伤患者的救治,具有先进的救治理念及丰富的救治经验。以第一作者发表SCI、科技核心论文多篇。拥有胸外科实用新型专利1项。曾至上海胸科医院、江苏省肿瘤医院进修学习,师从罗清泉教授、蒋峰教授。




110843xl6111bfso0r1ybc.png
110843ct7wtz86ljmhaqwb.png
110843bhoo0nonhumccnmh.gif


“我和很多从小有医学梦的人不同。”徐跻京这样形容自己的医路起点。高考时,他填报的志愿是财经专业,却在阴差阳错下被调剂到临床医学。那时的他对医学一无所知,更未想过“白衣天使”会成为他一生的标签。

2007年毕业后,徐跻京回到家乡泰州工作。经过一年多的轮转,他懵懂选择了外科,理由简单到有些“草率”:“外科医生做事干脆,适合我性格。”然而,现实很快给了他当头一棒。

初入胸外科时,一台食管癌手术从清晨做到日暮,作为住院医师,他的角色只是“二助”,日常是“专业拉钩”——站在手术台旁为主刀医生暴露视野,眼前只有主刀和一助的“半个脑袋”,更别提操作了。漫长的手术台上,他困得打盹,挨过不少骂。“这样下去,我能学到什么?”焦虑与不甘让他开始“笨鸟先飞”:偷偷带回手术缝线练习打结,用报废的持针器反复练习手感,甚至被母亲吐槽“像得了多动症”。他说:“手术学不到,就先‘纸上谈兵’。”一本本解剖学书籍、一次次深夜练习,为他埋下了蜕变的种子。

110847odoo2gzll3gi6gq5.jpeg


2015年,徐跻京主动争取到去上海胸科医院进修的机会。这座“胸外圣殿”让他大开眼界:达芬奇机器人、体外循环手术……也让他遇到了医学路上的贵人——罗清泉教授。但自卑也随之而来——三线小城、本科学历的他,在硕士博士扎堆的进修班中显得格格不入。“唯一的底气是‘年轻’”,凭着一股“愣头青”的拼劲,以年轻为资本拼命追赶,他像海绵般疯狂吸收知识:啃解剖书、画手术图、奔走各个手术间观摩各大教授的手术技巧……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二维解剖图和心得,成了他最珍贵的“武功秘籍”。

一次偶然的机会,带教老师未能到场,罗清泉教授临时顶替主刀,他第一次做了手术的一助,也是第一次看到中央型肺癌开的如此行云流水。“整个过程罗主任就用了两个器械,一个血管钳一个电刀,整个术野清清爽爽,出血不到20ml,1个小时不到手术结束。我是真心钦佩!”做完后罗教授将关胸重任交给忐忑的徐跻京。“我从未独自关胸过!”他硬着头皮操作,半小时后顺利完成。罗教授一句“你试试看”的信任,让他第一次触摸到自信的轮廓。“原来我以为自己觉得不能完成的事,不也完成了吗?”这一刻,自信的种子悄然发芽。


110848f5623d2q8bl79da5.png

年底,进修生陆续返乡,他因“离家近”选择留守,争分夺秒泡在手术室。“我有了太多的上台机会,可以选择自己想上的手术,天天在手术室上台帮忙到夜里。”谈及此,徐跻京仍甘之如饴。罗教授被他的执着打动,给了他主刀的机会:“你想开什么手术?”他选了最难的左肺上叶切除术。那天,徐跻京主刀完成人生第一台左上肺癌根治术。手术台上,罗教授亲自为他护航:“你的悟性可以的,手也灵巧,小伙子,回去大胆的做,没问题的。”短短几句话让他热泪盈眶,找回了蛰伏多年的自信。

从拉钩医生到主刀新星,他走了好久。


110854jii36omtsfs3oxin.jpeg


此后,他接连独立完成多台肺叶手术,带着“胸外科圣殿山”的淬炼成果重返泰州。回泰州后,徐跻京意识到学历的重要性,30多岁毅然考研,师从江苏省肿瘤医院蒋峰主任。疫情打乱了线下学习,他通过腾讯会议“线上攻坚”,在蒋主任指导下掌握了科研设计、数据分析,最终顺利毕业。


110901bv2eskriki5islec.png
110928clz2lpzlzpu855uz.gif

学术之外,他更将“精准”二字刻入临床。为开展肺结节穿刺定位技术,他每次都会清晨6点前到岗,春夏秋冬,风雨无阻,亲自带着病人完成操作。穿刺结束后全程陪同患者回病房,至今未发生一起穿刺并发症。为降低食管癌术后并发症风险,他坚持全程陪同患者检查,甚至亲自推床搬运。这些细节,让他收获了患者“零纠纷”的口碑,也赢得了同行赞誉。他说:“胸外科手术风险大,但患者把命交给我,我不敢怠慢半分。”

2024年,徐跻京以唯一的中医院代表身份参加全国胸腔镜肺段手术视频比赛,评审主席惊叹:”你是中医院的?不简单,中医院开肺段有这水平,可以可以!”这句评价让他倍感自豪。从“拉钩小弟”到独当一面的胸外科骨干,他始终相信:“所谓奇迹,不过是积累的代名词。”


110930zzsj65t6jhc66zlc.png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他用清晨6点的穿刺定位照亮患者的希望,用深夜的练习打磨手术刀下的精准,用“全程陪同”的温度诠释医者仁心。

他曾说:“初入时很懵懂,外科就像一扇门,当打开大门,发现门后有一座大山,我选了最难攀的峰。”但是,再险的峰,也怕攀登者的脚步。在这座山上,他正以柳叶刀为杖,以仁心为灯,为更多患者照亮生的希望。


110930ez5rpnpsp5u556js.png


徐跻京的从医路,是一个普通人以匠心跨越意外的旅程,更是一代青年医师“择一事,终一生”的缩影。他的故事里没有奇迹,只有一步一脚印的踏实。正如他笔记本上的那句话:“手术如登山,难的不是顶峰,而是每一步都不放弃。”没有捷径可走,唯有以勤为梯。而这,正是医者最动人的誓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