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张雅 石晶 方华
残疾人也与健全人一样 拥有筑梦、圆梦的权利 让他们安居乐业、衣食无忧 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是我们共同的期盼
近年来 我市全力推进 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为残疾人插上“隐形的翅膀” 2016年出生的兴化女童琪琪,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却只能模仿单个发音,不听指令,爱发脾气,无法正常入园。经医院诊断,琪琪患上了轻度自闭症。2019年上半年,琪琪的家人带她到海陵区星宝贝儿童培训中心进行针对性训练,半年后,琪琪在语言表达上有了明显进步,认知和理解能力基本达到了她所在年龄段的平均水平,脾气也缓和了。
半年的康复训练结束后,琪琪顺利进入幼儿园,吃饭、午睡、表演活动等都能很好地完成,甚至还当老师的小帮手呢。
海陵区星宝贝儿童培训中心创办于2014年,近年来已康复训练了上千名自闭症患儿。0-15周岁的孤独症患儿到这里接受康复训练,政府买单,患儿家长不用掏一分钱。 我市全力推进残疾人康复服务提质增效,2019年出台《关于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实施办法》,将救助标准提高50%。全市残疾人由政府购买康复服务,康复训练有了经费、制度保障。数说
家住海陵区罡杨镇西冯村八组的华玉和是肢体二级残疾人,家庭收入较低,矮小的平房里原先是泥地。去年,罡杨镇残联对他家实施家庭无障碍改造,将地面改造成水泥地面,并在大门台阶处做了坡道。“家里平整了,再也不会磕磕绊绊了。有了坡道,坐轮椅出门也方便,真是太感谢了。”腿脚不灵便的华玉和激动地说。近年来,我市无障碍建设向公共建设、城市道路、交通、社区、家庭等多个领域拓展。全市新建道路全部铺设了盲道和轮椅坡道,市图书馆专门建起了盲人阅览室,各市(区)残联对低收入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市区不少公厕已实施无障碍改造。
“在这里做手工,我每月可以增加七八百元的收入,中午还有免费的午餐。”在高港区大泗镇残疾人之家忙活的肢体残疾人钱某开心地说。钱某是高港区大泗镇残疾人之家服务对象,同时从事辅助性就业项目——膨胀螺丝加工,这是高港区残联统一引进的残疾人之家工疗项目。除了统一的工疗项目之外,大泗镇残疾人之家还与多家爱心企业通力合作,引进多个适合残疾人的简单手工劳动项目,提高残疾人收入。我市规范“残疾人之家”管理和运行,不断健全基层“残疾人之家”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其基层残疾人服务主阵地作用。在康复服务方面,将家庭签约医生服务引进“残疾人之家”。
目前,我市已实现乡镇(街道)“残疾人之家”全覆盖,实现辅助性就业1137人,并将服务内容向康复、文体、维权、学习培训和志愿服务等领域延伸。家住济川街道的68岁残疾老人叶某在家中不慎跌倒,导致左股骨粉碎性骨折,住院治疗20多天,得到残疾人意外伤害保险理赔金5800元。市残联联合中国人寿、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开展“2019—2021泰州市区残疾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项目,将残疾人意外伤害保险保费由每年40元提升至80元,全部由政府买单。近年来,我市不断建立完善残疾人基本福利制度和保障水平,为全市残疾人提供保障——- 全面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
- 实施“圆梦行动”“甘露行动”“赡老行动”等“十二件实事”;
- 我市残疾人凭残疾人证可免费进入政府投资主办的旅游景区、公共活动场所;
- 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不断丰富残疾人业余生活。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微泰州」,搜索「wtz0523」即可关注,[ 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