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一天中午,刚下班回到宿舍的我,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手机那边传来急诊科医生次多的焦急紧张的声音:“老师,您快来急诊一趟,有个孩子要抢救”。
我心里一咯噔,意识到病情紧急,急诊医生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轻易打电话给我的。
我匆匆披上外套,蹬上自行车冲向医院急诊室。
在了解病情后知道,来自达嘎乡其奴村的白桑(化名)今年才1岁多,感冒后出现发热,声音沙哑,咳嗽,流清涕等不适。
16日凌晨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大汗淋漓,伴声嘶,不能发声,面色口唇都发紫,奄奄一息。
上午11点左右,惊慌不已的夫妻俩赶忙将他送至曲水县人民医院抢救。经细致查体,白桑患的是急性喉炎伴喉梗阻Ⅲ度。
这是一种非常凶险的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就会丧命。
孩子妈妈听说了病情,急得失声痛哭,爸爸在诊室外面垂首顿足。
这时有医生建议,要不要立刻转往拉萨。
因为医院既往没有接诊过这么严重的病例。
我深吸了一口气,患儿喉梗阻程度严重,若经药物治疗后短期症状不能缓解,就需立即给予气管切开。
我决定立即给予面罩吸氧、雾化、糖皮质激素、抗感染治疗,很快白桑各项指标开始好转,呼吸恢复平稳,意识逐渐清醒,成功脱离了生命危险。
这是曲水人民医院抢救的第一例年龄这么小的重度喉梗阻的患者。把病人从死亡线抢过来的紧张兴奋和成功感,让全体医务人员深深体会到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职业荣誉感。
2021年3月10日,我成为江苏省支援西藏医疗队的一名队员,开始了在拉萨市曲水县人民医院的支援西藏支医工作。
对于援藏,有人羡慕,有人畏惧。羡慕的是可以领略异域风情,畏惧的也是恶劣的气候环境。
初到曲水,立刻被头晕、头痛、胸闷、气喘、失眠、恶心、呕吐、厌食等不适包围,连语速快了都要大喘气,但我竭力克服高原反应,很快地投入到医疗工作中。
进藏后抢救的第一个病人是一个呕吐昏迷的孩子,其时我刚进藏1个多月,那是一个周六的夜晚,天气寒冷异常,我感觉心慌胸闷不适,正在宿舍吸氧。
接到电话,我立即可披上羽绒服,跨上自行车,顶着凛冽的寒风,赶到急诊,仔细查看病人后,迅速做出诊断,这孩子不是急性胃肠炎,而是颅内高压症状的重度脑膜炎的患儿,立即给予降低颅内压的相关治疗,患儿病情迅速缓解。
看到家属感激的眼神,心里成就感满满的,连高反的不适都忘记了。
进藏工作以来,在曲水县卫计委支持下,我们医疗队与曲水县人民医院儿科的医生,为曲水县幼儿园的孩子进行身体各项检查。
体检过程中,我们筛查出两例先天性心脏病疑似患儿,鉴于县医院的条件限制,不能完善心脏超声检查。
我随即联系了在拉萨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的援藏医生冯婷,第二天,我就陪同孩子和家属,赶往拉萨,为孩子做了一次全面的心脏功能评估,同时请苏州的援藏医生吴桂花协助进行B超诊断,为后续手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下午,我在幼儿园开展了“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的科普讲座,详细介绍了传染疾病的基本知识、特点,建立了“曲水儿童健康快乐”微信群,普及科普预防保健知识,接受家长的健康咨询。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支援西藏医疗的重要任务是为当地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入藏至今我带领科室人员进行各类医疗操作,规范儿科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及病历书写,多次进行全院专业知识讲座。
坚持每周一次教学查房,内容涉及儿科多发病的诊治及临床新进展,如重症肺炎的病情评估,儿童液体疗法,发热的诊断治疗规范,并针对新生儿黄疸的高发病率,邀请我院新生儿科樊晓燕医生进行网络授课。
在优化临床诊疗流程的同时,建章立制,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通过“1+N”模式带培了多名当地藏族医生。
我的工作很快取得成效,多例重症肺炎,难治性肺炎,脓毒症,重度脱水的病人在当地成功救治。
回顾这一年,和两年前在美国纽约访问学习时的心境截然不同,虽然在美时间短,但我却急于回国。可援藏一年即将结束,我心中却有种种不舍。
不是因为医疗任务轻松、待遇丰厚,也不是因为西藏风景秀丽,而是我与曲水有难以割舍的情谊。
能做曲水人民健康的“守护者”,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这段经历是一种磨炼,更是我人生的财富。
支援西藏,是我无悔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