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90|回复: 0

英语——立足语用和语篇 升格理解能力

[复制链接]

2680

主题

2681

帖子

3211

积分

发表于 江苏泰州

Rank: 8Rank: 8

积分
3211


编者按

根据教育部统一安排,2020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将在7月7日至9日举行。眼下已经来到了备考的最后阶段,关键时刻,名师来支招,助力迎考。今天来看看这位英语老师的建议吧——


距离高考不到一个月,老师们都在思考:在最后这段时间,如何通过更有效的教与学,快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高考中发挥出更好的水平?作为一名英语老师,笔者认为,抓住语用和语篇这两大核心要素,顺畅学生对语篇的理解和语知的应用,是学生在考试中出色发挥的关键。


掌握大趋势,培养学生语用能力


1

明辨方向

今年是江苏语数外自主命题的最后一年,向全国卷平稳过渡,实现成功对接,是大势所趋。因此,需要对近几年江苏卷和全国卷加以研究,研究其共性及其差异性,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与训练,确保提升考前复习效果。


2

找准对策

⑴完形填空。全国高考英语试卷更侧重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在完形填空考查方面,与江苏高考基本一致,只是在文体上更丰富一些。因此,在保持原先训练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明辨事理的说理文和论述文的训练,以免学生在结构性词汇上失误。


⑵单项选择。全国高考英语试卷是在一个主题语境下考查语言知识的运用,具有语料的自然性,语境的适切性和逻辑的顺畅性等特点。江苏高考近2年的单项选择题虽然是单个语境,但在向这些特点靠近。因此,在后期教学中,应尽量做到:


①积累纯正语料,促进语词的自然发生。一句话表达一个思想,说明一个事理,反映一个现象,体现一种姿态等。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对主题词汇进行概括,对熟悉词汇的本义与衍生义予以演绎,增加学生规律性认识,提高识记效率。


②注重语境逻辑,促进语法的自然生成。近2年的江苏高考单选题取消了艰涩题,改变了为考查语法而考语法的方向,侧重考查考生理解后的生成,回归语言运用的本质。因此,在后期训练中需考虑:


话题的多样性。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寻找话题,尤其关注时事热点话题,从而避免学生因误读话题而影响理解。


语境的适切性。从语境意义的角度出题或选题,引导学生感知语境的内存逻辑,提高非谓语动词、时态语态、三大从句等重点语法的自然生成能力。


⑶书面表达。此项是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着重考查语篇知识的应用力。要让学生有话可说,就要促进学生积累话题语料;要促进学生熟悉不同类型语篇的内在逻辑及表达特色,需要适当训练语篇结构知识应用能力;升级语块积累库,变常见搭配为长句欣赏,提升学生地道表达;最后,书写要工整,卷面要整洁。


思想重视、静心迎考


理解能力的提升不是单靠练习的量变就能产生质变的。一味地做题是能保持理解能力,但每人都有瓶颈期。这就需要有针对性的训练,才能真正带领学生突破瓶颈期,提高理解能力。


1

听力理解的突破

学生容易失误的是前5题和推断题。前5题是一遍完成,学生往往因准备不足而遗漏要点。后期不妨对前5题的题型进行集中训练,每次统计错误原因,为下一次或下几次选题提供依据。推断题有的涉及数字换算,需要听时快速记下每个听到的数字。有的涉及信息比对,需要第二遍时重点关注,最好对每次听力错误原因进行归纳,然后进行专门训练。


2

阅读理解的突破

⑴培养文本重构能力。不同体裁、题材的文章有不同的结构特点,也是阅读理解题出题的依据之一。可以利用任务型阅读来理清文章结构,再进行分类集中训练,强化对其特点的认识。如主旨大意题往往考查对说明文、议论文的首尾段的引出主题、照应主题和推论主题的认识;再如段落大意的概括需要兼顾上下段的观点与支撑的关系。


⑵培养学生的作者视角。学生在做推断题时,往往会在两个选项中摇摆不定,针对这些题目,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⑶培养解题时的问题意识。阅读理解主要考查考生的信息定位、信息比对、信息推断和信息总括能力。高考题一般都是按文章写作的顺序出题,因此,带着问题阅读更有利于理解文章。其实,阅读理解的问题设置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即问题答对了,文章也就理解了。全国卷这一取向很明显,近2年的江苏卷也有此倾。需要注意的是,不是细节定位题就一定容易。如排列事件发展顺序题,在解题时,除了带着问题阅读,还需要看选项,信息出现时立即标序号,否则,再重读时,往往会搞乱顺序,甚至影响后面的答题心情。主旨大意题虽然会在首段出现,但不要急于选定,可以先作记号,等全文读后再选,准确率更高。只要遇到拿不准的题目,一定不要硬选,否则,试卷答完后失去了检查的方向。阅读解题后的检查一定是对自己拿不准的题目,在从作者视角分析后得出选项,还觉得模棱两可时,相信第一感觉。



作者:毕胜,宿迁市泗阳教研室,江苏省英语特级教师,江苏省正高级教师



103312nadf55r7gzur5yjm.jpg


相关链接


【自信迎考 坚持到底】语文——最后阶段,坚持“六个原则”“两个回扣”

【自信迎考 坚持到底】语文——回看 回归 回溯

【自信迎考 坚持到底】数学——最后备战阶段,三“稳”促“进”

【自信迎考 坚持到底】数学——四点建议助力迎考

103312ttmcyq1y7qhaciji.jpg


来源:“江苏教育发布”微信公众号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泰州教育发布」,搜索「tzjywx」即可关注,[阅读原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