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泰州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硬要求,坚持辩证施策、标本兼治,以更高标准深入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这一年,绿色发展底色鲜明,方向不变,力度不减;这一年,能力提升动力澎湃,线上线下,互融互补;这一年,精准治污步稳蹄疾,四源同治,效果卓著。PM2.5浓度33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率86.0%,全省第三!“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大美画卷在祥泰之州徐徐铺展。 "泰州蓝"美景
紧扣源头治理“三条线” 护住发展底色,攻坚向更深层次挺进 严守行业准入“门线”。积极与市编办对接,将建设项目环评许可权由行政审批局重新划转至生态环境局。对全市51家炼钢等“两高”建设项目,按照排污许可证管理要求进行梳理整治,规范提升。执行限值限量“标线”。加快推进园区限值限量管理,协调推进区内企业自动监测设施建设,9个省级以上园区全面完成监测监控布点。以园区大气污染控制浓度和总量指标双控为导向,推动基础设施能力建设,实现园区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总量“双管控”。丰富减污降碳“路线”。全力推进“绿岛”项目建设,38家石材加工企业入驻海陵石材城,泰兴黄桥表面喷涂中心和靖江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涂装中心已建成,进一步发挥集聚作用,减少VOCs和颗粒物排放。推进50家企业实施低VOCs含量、低反应活性原辅材料和产品的替代,督促66家企业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实施中高费清洁生产方案,从源头上减少企业污染物的排放。同时,不断放大海陵“太阳城”零碳项目示范效果,推动全市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加快推进国能泰州发电公司碳捕集利用项目建设,探索能源的多阶梯综合利用,不断丰富减污降碳新路径。
靖江喷涂中心“绿岛”项目
海陵区“太阳里”零碳城市客厅
实现能力建设“三个再” 聚力治污攻坚,治理向更高水平迈进 大气污染防治责任“再压实”。制定秋冬季大气攻坚计划,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周、落实到人,加强调度督办,确保序时进度。严格考核通报,按日统计空气质量并通报至各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和点位长,及时预警并有效管控。高科技监管精准度“再提升”。依托技术团队,每天开展污染排放走航排查,对发现的421个问题进行交办整改,实现精准帮扶。针对秸秆(枯草、树叶等)小量散烧的新特点,实现市区铁塔监控全覆盖,24小时值守,发现火点第一时间交办处置。推进重点行业、重点工段用电监控系统全覆盖,对1600辆符合条件的国V及以上重型柴油车安装OBD在线监控设备,确保第一时间发现超标车辆。铁脚板治气措施“再强化”。组织局机关45周岁以下青年同志,建立大气管控突击队,在预测可能出现污染天时,于夜间10点到第二天5点,对建筑工地、秸秆焚烧等污染源开展巡查,发现问题迅速处置。
国信秦港长江流域首个“全电”港口
工业源治理在质量上做“乘法”。将全市1091家涉气工业企业纳入应急减排清单,逐一明确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对全市8个企业集群整治开展“回头看”,对2289家涉VOCs企业开展全面排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储罐整治进度,完成500个储罐治理。生活源治理在数量上做“加法”。协调城管部门对城区露天烧烤和流动摊点组织“回头看”,督促2000家餐饮企业规范油烟治理设施安装或维护。开展加油站污染治理,27家加油站完成三次油气回收改造。移动源治理在体量上做“减法”。会同公安、交通等部门淘汰国Ⅲ及以下柴油货车1142辆。联合公安部门每月在重点路段对重型柴油车路查路检120辆,入户检查60辆,责令超标排放车辆限期整改。对66家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实现全覆盖监管检查,完成760辆非道路移动机械专项执法检查,对4台超标排放的机械进行立案查处。扬尘源治理在总量上做“除法”。督促工地严格落实《泰州市施工工地扬尘管控“六个百分之百”细化标准》,加快推进工地塔吊安装喷淋抑尘设施,在确保不对点位造成干扰的情况下,加大城区洒水和雾炮作业频次,对重点路段每周进行3次以上冲洗作业,全面压减扬尘排放总量。
海陵区石材城“绿岛”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下一步,泰州将推进第二批85家VOCs重点监管企业整治,全面开展“一企一策”综合治理工作。加大对重点行业A级企业培育力度,推进环保绩效水平高的企业达到豁免要求。完成1400辆符合条件的国V及以上重型柴油车安装OBD在线监控设备,组织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专项执法检查,每月检查机械不少于100辆。依托青年大气管控突击队和技术团队,定期对各类大气环境问题开展拉网式、实时纠错式督查,用“铁脚板”破解大气环境治理的痛点、难点和堵点。全市将坚持“不等雨水靠汗水,不等刮风靠作风”,接续攻坚、久久为功,不断夺取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新的更大胜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