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排头兵建强核心区全面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建设人民满意的幸福城市
5月21日医药高新区(高港区)正式启动实施 精致高新三年行动计划涉及住房城乡建设的项目有 加快城区内部路网建设 加快实施扬子江南北路、港城路综合提升改造工程,打造高品质道路基础设施;系统梳理城市交通堵点、断点,打通断头路,推进药城大道东延、健康大道东延等项目;通过疏通“主动脉”,畅通“微循环”,形成集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为支撑的多层次、高品质、立体化的城市路网体系。 提高对外交通贯通水平 以北沿江高铁、盐泰锡常宜城际铁路建设为契机,加快高铁新城和白马镇路网建设,建优高铁枢纽极;配合泰州市推动东环高架南延、春兰路南延、姜高路二期快速化改造等工程,加快城市西环快速化改造方案研究,不断提升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对外交通互联互通水平。
优化教育卫生资源配置 以增加城市中小学、幼儿园学位供给为目标,加快规划建设高港实验初中东校区、塘湾中心幼儿园等学校;推进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迁建工程等项目,不断提高优质资源供给水平,致力打造与中国医药城发展定位相匹配的教育、医疗新高地。 加强商业文体设施建设 完善鼓楼南路、海陵南路沿线文化休闲、商务商贸等城市功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品质消费需求;谋划实施海军舰艇文化公园二期项目,紧密结合海军主题,积极招引建设主题乐园、特色街区、休闲度假区等形式的高品质服务业项目,放大海军诞生地红色旅游效应;以承办第20届省运会和医药高新区(高港区)融合发展为契机,加快建成一批以市体育公园为代表的地标性建筑群,逐步实现“公园体育化”,持续加强城市社区“15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 加快产业配套规划建设 加快推进科技新城先导区—科创中心、人才家园项目、北大医学部(泰州)医药健康产业创新中心等产业配套设施建设,有力吸引和集聚高端人才;依托中国医药城现有载体资源,着力打造中国医药城中央商务区,建成投运数据园四期、五期和六期等产业载体平台,提升区域产业承载能力;适时启动孵化基地二期建设,提升大健康服务业聚集发展能力;高标准建设集生态、商务、居住、人文为一体的盛雅园商业配套中心、康居邻里中心等项目,全面提升区域功能品位和产业配套品质。
实施景观绿化提升工程 大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精心打造高港大道、药城大道、健康大道、祥泰路等绿色景观大道,形成绿色相连、三湖相映的城市景观风光带;高标准实施市民广场景观绿化提升工程,以雕花楼景区、凤栖湖生态区建设为着力点,建设宣堡港沿河绿化景观风光带, 实现景点之间互联互通;以天禄湖为核心,打造医药城东部核心区一体化城市生态景观;依托不同的城市功能区,营造城市景观的特色化,做到“一路一景”、“一园一品”;充分利用滨水绿地及道路附属绿地,构建城市慢行绿道体系,实现蓝网绿道的景观格局;通过绿道有机链接破碎的城市绿地斑块,提高公共绿地的利用率;以百姓获得感为评判标准,全面展示有温度的城市公共空间;建立健全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城市绿化养护管理考核体系,凸显精细化城市管理特色。 提升雨污收集处理能力 高标准实施港城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稳步推进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建设,有序实施医药高新区(高港区)村庄生活污水治理二期工程,积极推动高铁片区污水处理厂规划建设,不断提升全区污水处理能力和覆盖率;以巩固黑臭水体整治成果为抓手,统筹全区污水配套设施规划建设,形成全区污水处理一盘棋;系统开展雨污水管网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努力提升智慧化运维管理水平。
加强人防工程(宣教场所)和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科学布局人防工程配套设施,加快推进人防工程建设;编制城市抗震防灾专项规划,合理设置一批与城市发展相配套的应急避难场所,按需储备一批应急设备物资并加强日常管理。健全公民安全教育体系,开展抗震和人防相关的公益应急救护培训,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紧急避险、自救互救能力。 提升城市内涝防治能力 编制内涝防治规划,基于城市排涝体系现状和特征,建立耦合地形、下垫面、排水管网泵站和河湖调蓄于一体的城市排涝体系数值模型,并形成相应的指导方案及策略。加快海绵城市建设,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增强城市防涝能力;完善城市排水体系,提升应对超标暴雨的能力。制定应急预案,减少极端天气频发下灾害造成的损失。
推进重点片区动迁改造 稳步推进寺巷片区、姜高路两侧、许陈河北侧等城市更新,统筹做好民生改善、产业导入、功能提升、形象控制、生态环保等工作;大力开展棚户区改造攻坚计划,为重要城市功能片区开发提供空间保障;有序实施康泽花园二期、双寿安置区三期等安置房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和人居环境。 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 加快启动新一轮老旧小区、后街背巷综合整治工程,逐步改善居民小区环境面貌;重点对各类基础设施缺失或失养失修严重的老旧小区进行改造,确保路好、灯亮,以及供水供电供气“最后一公里”安全、畅通;高效率推进老旧小区住宅楼电梯加装工作,努力打造美丽宜居城市新样板。 推进存量空间盘活更新 加快对一批烂尾楼宇和闲置的厂房、街区进行处置盘活和改造更新,实现土地、资源、能源集约利用;通过优化规划布局、完善配套设施等方式,推动历史古迹所在地段、商业步行街和地方特色街区品质高端化、业态多元化;通过转换建设用地用途、转变空间功能等方式,将老旧厂区改造为发展新兴产业、文化旅游等业态的空间或场所;通过政府介入采取相应合法合规的干涉措施,系统解决一批烂尾楼宇遗留问题,切实提升城市精致形象。
开展小区物业管理能力提升行动 推进“党建+物业”模式,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核心作用,协调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企业同向发力;强化联动管理,推进镇、街、居(社区)及相关职能部门协同联动,形成各层各级齐抓共管新局面;扩大物业管理覆盖面,提升物业管理市场化水平,力争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开展居民小区“三清三整两提升”专项行动,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及长效管理;加强行业部门、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对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的指导和监督;加大物业管理企业考核力度,稳步提升安置区物业费收缴比例。 开展水电气热整合治理提升行动 加快城乡老旧供水管网维修改造,实行由政府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护;统筹城市天然气管网、供热设施建设和改革,构建各供应主体协同联动机制,推进天然气管网和供热设施互联互通;强化供电设施整治提升,推进电网智能化,为精致城市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开展空间立面美化净化提升行动 重点打造重要广场、河湖水系两岸、公共建筑夜景亮化,不断提升城市亮化水平;推进城市主次干道破旧立面专项整治,提升街区整体形象气质;集中精力开展通信杆线专项整治,切实消除安全隐患和视觉污染,不断提升城市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