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分类收集设施,建立健全分类收运体系。加快居民小区、单位、公共区域和农村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箱房、桶站等设施设备建设。城市居民小区按照每300至500户且步行不超过3至5分钟的标准,“一区一案”确定分类收集设施建设方案。城市区域居民小区和农村区域集中居住区实行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农村其他区域因地制宜,可采取“两次四分法”(农户将垃圾分类为易腐垃圾和不易腐垃圾,再对不易腐垃圾进行分拣,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进行分类,具备条件的也可以采取“四分法”分类投放。各地按照垃圾分类的要求,配齐分类收运人员,配足分类收运车辆,以满足所有分类小区、单位及公共场所的分类收运需求。市城管局环监处负责人介绍,我市将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率先探索开展“不分类不收运”的收运机制,并逐步向居民小区过渡。
终端处置设施建设是垃圾分类处置体系的重要环节。《方案》明确,市本级将加快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二期扩建项目建设,2022年新增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850吨/日,新增飞灰填埋库容40万立方米;加快垃圾分类收集后端处理工程建设,2023年新增拆建垃圾处理能力100万吨/年、建筑装修垃圾处理能力50万吨/年,建成可回收物预处理中心、有害垃圾暂存中心和大件垃圾拆解中心;加快餐厨废弃物改扩建工程建设,确保2025年新增厨余垃圾处理能力450吨/日、新增餐厨废弃物处理能力100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