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家桥村,位于兴化市新垛镇集镇东部,距镇区1500米,由原施家桥村与原荷花港村合并而成,东与大营交界,南邻大兴金东路,北与李施、朱彭三庄接壤,耕地面积5915亩,辖2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104户,总人口3405人。获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最美乡村、江苏省绿化示范村、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江苏省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等称号。
施家桥村是《水浒传》作者、被誉为“中国长篇小说之父”、元末明初大文学家施耐庵的故里,村里90%以上为施耐庵后裔,已繁衍至第26代。施家桥村主打施耐庵故里的文化牌,打造“水浒摇篮、人文施家、文化旅游创新区”。现建有AAA级旅游景区,江苏省一级文保单位,江苏省二级园林单位——施耐庵文化园,立有原佛教主席、著名书法家赵朴初题写的“重修施耐庵墓记”的石碑。陈列室内置专家学者的题词及有关珍贵文物,文史性资料。1996年,依托原有设施及自然风貌,扩建了内有3门4柱的施耐庵牌坊、门厅、石刻塑像、祭祀亭、施公桥等,园区占地面积达到近百亩。2000年,被兴化市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借助深厚的人文优势,施家桥村瞄准“文化旅游、生态家园、休闲乡村”的发展定位,着力突出施耐庵文化园核心景区和明代传统古村落风貌进行打造,深入挖掘独特的水乡民俗文化资源,打造以施耐庵故里为根,水浒文化为魂,美丽田园为韵,生态农业为基的现代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砚台地 施耐庵的墓地位于施耐庵陵园的东北侧,墓地四面环水,墓呈圆形土堆,高3.5米,直径4.5米,立“大文学家施耐庵先生之墓”石碑一块。1943年春,兴化抗日民主政府重修施耐庵墓时苏中二分区专员陈同生亲笔题字,碑高1.4米,宽0.4米,前有三门砖砌牌坊。施耐庵墓前立有一砖砌三门牌坊,正中横梁上,悬有“耐庵公坊”四字石刻,墓在苍松翠柏间,赵朴初手书“重修施耐庵墓记”的石碑立于墓前绿岛,一条小河环岛流过,人在高处俯视,却似狮子(施子)盘绣球,因而俗称“风水宝地”。据传,施耐庵生前因“施”“狮”同音,取“狮子盘球”之意而特意选定这里作他的墓地。放眼望去,整个陵园亭阁交错,树木葱郁,小桥流水,十分清幽。2013年11月24日,诺奖得主、法国著名文学家勒克莱齐奥曾来到施耐庵陵园拜谒。施耐庵故居,位于施家自然村的中心部位,其四面环水,为垛状自然地貌,东西长61.2米,南北长40.5米,正南和东北处各有小桥与河对岸相连,因地面相比周边略高,且形似“巨砚”,当地人都称之为“砚台地”,又称“文地”。2020年11月6日,作为第二届施耐庵文学节活动之一,新垛镇在施家桥村举行砚台地重修开放仪式暨本土作家采风活动,同时在私塾馆为“施耐庵文学社”揭牌。按明代建筑风格整体设计建造,新建了农家大院、老三坊(酒坊、油坊、豆腐坊)、私塾馆(国学馆)、施氏宗祠等特色建筑和相关配套设施。
施家桥村四面环水、村庄道路通畅、环境优美,主要以种植优质稻麦和养殖高效虾蟹为主。近年来先后修建了青砖巷道、散步小道,文化活动中心、村民广场等系列公共设施,并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形成“两横四纵”硬质化道路、“一带三园”绿化格局,村庄绿化率达38%。农户改厕率60%以上。浇筑铺设巷道2182米,疏浚村庄河道清淤18500方,河道驳岸护坡500多米,架设景观路灯307盏,建设林荫小道731米。自然村内杆线全部下埋,居民住房围墙全面“修旧做旧”,现有占地1100 平方米的农民健身广场一处,全村环卫设施齐全,亮化工程完善。境内杨十五庄曾先后为华中二分区第六区政府和兴化县人民政府临时所在地。在施家桥村,既可以在陵园祭奠施耐庵,了解水浒文化,与古人来一场超时空对话;也可以深入田园,体验采摘之乐,感受丰收的喜悦;更可以留宿乡村,在乡间民宿中听取蛙声一片,领略水乡独特自然魅力。
施耐庵文学奖由兴化市人民政府设立,旨在鼓励当代汉语长篇叙事艺术的深度探索与发展,推动汉语长篇叙事的创新与繁荣,进一步提升汉语长篇叙事作品的世界地位。从2011年开始,每两年评选一次,逢单年评奖并颁奖,每届评出4部作品,其中海外作品1部。兴化为其永久颁奖地,评奖范围涵盖长篇小说、散文、传记、报告文学、诗歌等长篇叙事文体。在海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和权威性,是我国最高荣誉的文学奖之一。 注:以上内容,来自泰州市党史方志办公室(泰州市档案馆)、泰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联合编撰的《和美之景—泰州特色田园乡村概览》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泰州建设」,搜索「gh_79a47aa6c06e」即可关注,[ 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