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不”走 和电视藕断丝连、和手机形影不离、和游戏依依不舍。 “哪吒附体” “作业不写就不写,我命由我不由天!” “熬夜修仙” “月亮不睡我不睡,我是熬夜小宝贝!” “咳到怀疑人生” “甲流肺炎后遗症,鼻炎咳嗽齐上阵!” 这些都是 “开学综合征”的表现 “开学综合征”是指假期结束后学生所表现出的一种明显不适应新学期学习生活的的非器质性病态表现,可能表现为失眠、嗜睡、头晕、注意力不集中、厌学、焦虑等,大多与情志失调、劳逸失度有关,累及到心、肝、脾等功能失调。 泰州市中医院中医经典科主治中医师都鹏飞介绍:不妨试试简单易行的穴位按摩,让自己满血复活!
位置:两耳连线与督脉相交处。 手法:揉、用指端叩击、搓擦(由后向前)。 功效:镇惊升阳(用揉、叩击法),滋阴潜阳(搓擦法)。 调理:镇惊升阳用于惊吓,善惊易恐,心胆虚怯,惊惕不安,遗尿、泄泻、体温不足,阳虚发热等脏腑之阳虚证。滋阴潜阳用于阴虚盗汗,潮热,难寐,惊恐,便秘,溲赤等脏腑之阳虚证。
位置: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旁1寸。 手法:用拇指按揉该穴(一边一分钟)。作用:足三里为人体第一保健穴位,按揉足三里可健脾和胃、调中理气、通络导滞,对于孩子因脾胃不和引起的食积不化有调理作用。
位置:后背正中,整个脊柱,从大椎至长强成一条直线。
手法:由下往上提捏孩子脊旁1.5寸处3-5遍,每捏3次向上提一次。 作用:捏脊可以促进孩子脾胃消化,避免肠胃积食。 注意:晚上宜倒捏脊及从大椎向尾椎骨方向捏6遍主要是引热下行 ;早晨起来宜正捏脊,从长强穴捏到大椎主要是提升阳气即抵抗力。如果孩子体质分辨不清,可以选择正捏3遍倒捏4遍可以调理孩子脾胃,促进气血运行。
位置:位于足底,屈趾,足掌心前正中凹陷中或前1/3与后2/3交接处的凹陷中。
手法:可以用拇指指腹向足趾方向直推,称为推涌泉;还可以用指端头,为揉涌泉,50~100次。 作用: 1、用于阴虚火旺,五心烦热,烦躁不安等。 2、降法的代表,可用于呕吐的治疗。
膻中穴为八会穴之气会,具有调畅气机的作用,可以帮助缓解焦虑等不适。
内关穴为手厥阴心包经经穴,具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等功效,可以帮助缓解焦虑、精神不振等 【取穴方法】伸开手臂,掌心向上,然后握拳并屈曲手腕,可以看到手臂当中有两条筋,从腕横纹向上2拇指横指,两筋之间处即为此穴
以上穴位,均以拇指指腹按压,力度以自觉轻微酸胀即可,顺时针、逆时针按揉1到2分钟,频率约为120次/分钟。 都鹏飞,主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中医经典内科主任助理,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擅长运用针灸、中药结合诊治颈肩腰腿疼、头痛、中风、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痛、腹痛、便秘、腹泻)、妇科月经不调、痛经等疾病,对针刺手法和各种针具(如火针、三棱针等)有一定研究和应用,尤其擅长各种疼痛性疾病的诊治。专科专病方向:针药结合治疗头痛、胃痛、颈肩腰腿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