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泰州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39|回复: 0

夏去秋来, 当心胃肠病趁“季”作乱~

[复制链接]

224

主题

184

回帖

303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038
发表于 前天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医生,我这拉肚子都好几天了。一到换季,这肠胃就特别不争气,前几天才吃了顿火锅就开始拉肚子,一天少说跑三四趟厕所。” 在泰州市中医院脾胃病科,43岁的王先生(化名)一脸愁容地向肖建国主任倾诉自己的困扰。他说,每年夏秋两季,稍微在饮食起居上不注意就会腹泻,十分苦恼。

084019f359l7fiy09p2u79.jpeg

通过粪便常规+潜血、血常规等系列检查,肖主任诊断患者为急性胃肠炎(考虑饮食不当诱发)合并慢性肠易激综合征发作,考虑为细菌性胃肠炎可能性大。随即给予纠正潜在脱水风险、调节菌群、保护肠粘膜及抗菌治疗,同时辅以中药敷贴、腹部按摩等特色手段。并强调严格调整饮食、注意腹部保暖、充分休息。4日后,患者恢复正常。





084019agotbblpnu16vtmg.png

肖建国 主任医师
泰州市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

夏秋交替,气温仍然偏高,空气潮湿,湿热交加,暑热偏重,对脾胃功能非常不友好,加之饮食不当,更容易损伤脾胃,导致运化失常,清浊不分,引起急性腹泻。急性腹泻易多发,如不及时治疗,或将加重病情,或可转为慢性腹泻,缠绵难愈。


084022tz0mu1m8928o10o8.gif

夏秋交替为什么容易引发腹泻?
084030uodjrj8czdvrcwkj.png

急性腹泻大多与外感、饮食不当两大因素相关,慢性腹泻多与情志、体虚等因素相关。

受寒

过寒则损伤脾胃阳气,正如《黄帝内经》所说:“胃中寒则腹胀,肠中寒则腹鸣飧泄”。立秋之后,早晚渐凉,经过一夏天的消耗,身体还没有从暑热中完全恢复,对于温差的变化适应性也略差。若放松对寒凉的警惕,容易受到“秋寒”刺激引发胃肠道不适。

过食生冷

此时,冷饮依旧畅销,加上大量瓜果等上市,容易过食生冷,导致脾阳受伤、痰湿内生,影响脾胃的受纳运化功能。

084030kh1k6w4qt6d6jqf1.jpeg

一方面寒凉可刺激胃肠痉挛和蠕动性收缩,加速食物在肠道中的通过速度,从而引起腹泻。其次生冷食物会使胃肠道的血管收缩,减少胃酸和消化酶等胃肠激素的分泌,引起消化吸收障碍,从而导致腹泻。

饮食不洁

夏秋之交,气温高、湿度大,有利于各种致病微生物的繁殖,食物容易腐败变质,一旦食物储存、加工不当,容易引起食源性疾病。

084030j3bew6ep7l77fiu6.jpeg

食源性疾病,是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通俗地讲就是“吃”出来的病,包括常说的食物中毒。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就是人们常说的“上吐下泻”,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可伴有发热、头晕头痛。除了消化系统症状以外,食源性疾病还会引起严重的脏器损害并发症,危及生命。

免疫力薄弱

换季时,身体需要调动能量去适应新的气候,免疫力会出现短暂的“波动期”或下降。这就好比身体的“防御部队”正在换防,城门守备暂时薄弱,细菌病毒就容易攻破城墙,兴风作浪。


084030xrpnanra3r9la1rp.gif
换季时如何保护肠胃?





Part 01
饮食调节
084037eqplo4l8pkbyhwyk.gif

084044pr003k85e58rr500.png

需要避免贪凉的饮食习惯,不可大量饮用冰水、吃冷饮等,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建议养成规律饮食的好习惯,一日三餐定时定量,有助于为胃肠道减负,还可适量摄入含有益生菌的酸奶等,补充蛋白质和益生菌,有助于维持肠道菌群平衡

Part 02
腹部保暖
084045tws4w94lyuuuoqsr.gif

需要根据气温的变化及时增减衣物。晚上睡觉时,空调温度不宜过低,要盖好被子,避免冷风直接吹向腹部,以免引起胃肠道痉挛。

Part 03
提高免疫力
084054vfzdb8u6dffv85d5.gif

免疫力下降的人群通常更容易出现腹泻的症状,建议在平时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免疫功能。

Part 04
卫生管理
084106m18vaa54a68a6zj6.gif

084115i2zi2kijwkogwoti.gif

做好个人卫生是预防胃肠炎的重要措施之一,需要勤洗手、避免咬指甲,以免病从口入。此外,还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生食与熟食分开处理、避免食用变质、过期或不卫生的食物等,也是预防胃肠炎的关键。

Part 05
控制情绪
084117uf4x7fdt4xl034d7.gif

胃肠道健康会受情绪影响,情绪波动明显时导致胃肠神经紊乱,可能引起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建议保持平稳的情绪,避免过于激动、紧张等。

Part 06
中医调理
084126irng5fwfsdosgwyd.gif
01
084130wzjlzl6vljkorhld.png
中药贴敷

084130wojlfgpy9i27rrf4.jpeg

将温脾健胃的中药,敷于神阙、天枢、中脘等穴位,通过皮肤吸收治疗疾病,避免口服药对胃肠的刺激;

02
084130pwrn6c0srun00506.png
艾灸疗法

084130qf6vecfkkpegvkkk.jpeg

可选取足三里、中脘、天枢等穴位进行温和灸,可温经散寒、健脾和胃;

03
084131a59zdb0yxbkhwwzz.png
推拿按摩

084132zweskhwss7hfeqff.png

通过特定手法按摩腹部和相关穴位,调理脾胃功能。




温馨提示

084132y0qc95q005fqr909.gif

如果腹泻严重,出现以下情况,请及时就医:

· 腹泻持续3天以上不缓解;

· 伴有高热、严重脱水症状;

· 大便带血或脓液;

· 婴幼儿、老年人或体质虚弱者腹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史记泰州

GMT+8, 2025-9-14 05:15 , Processed in 0.07334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