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泰州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54|回复: 0

【YYDS】“还我崽崽帅头头,人美心善手法6”

[复制链接]

873

主题

-2

回帖

782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823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果你发现宝宝的头

总是歪向一侧,

抱起或是平躺时

喜欢朝向固定的一侧看,

即使用手扶正,

也是歪向一侧,

不能向对侧歪斜,

甚至脸两边的大小也不一样,

家长要注意宝宝可能有斜颈的问题了。


094338impusn8nrnaunqns.jpeg























094338oa0w21hzet2nweec.png

新春伊始,泰州市中医院推拿科就收到了来自小苹果(患儿化名)一家的喜报。“戎医生,您看!我家宝宝头现在不歪了,脸也好像变得差不多大了,终于可以做个小帅哥了。”

094339zjdud54q905gd5x5.jpeg

故事还得从去年11月份说起,那时小苹果的妈妈第一次抱着这个刚满2个月的小家伙,急匆匆地走进推拿科,一脸焦急地说:“医生,我给宝宝洗澡的时候发现,他右侧颈部有个小包块,而且头动起来好像有点不自在。”

094339wduud9ry9yudrruy.jpeg

接诊的推拿科住院中医师戎海琴对小苹果仔细查体,发现宝宝自然平躺在床上时,小脑袋总是歪向右侧,右眼和右侧的小脸蛋也比左侧的小了一些。摸摸他的头颈部,并没有明显的外伤,但右侧胸锁乳突肌那里,却可以摸到一个硬硬的小结节,像是个小梭子,边界清清楚楚的。当引导宝宝抬头时,他的头歪向右侧的情况更加明显,而且向右侧转头时也稍有限制,受限角度大概在15-30°之间。




094339fq53f3qfxxc5soz6.png

戎医生又仔细问了问小苹果的病史,原来宝宝是顺产的,产程虽然偏长但并没有难产,现在是母乳喂养,主要以单侧喂养为主。宝宝妈妈怀孕时因为保胎需要,久坐久卧比较多,而且孕期宝宝还有间歇性脐带绕颈的情况。B超检查后显示,左侧胸锁乳突肌区有一块高回声区,大小为22mm×9mm,边界清晰。


094339t7w2nk59tznsw2jk.jpeg
094339oz1xai7kxuxmuqai.gif
094340t65zovy2x6xc4wmx.jpeg

戎医生心里有了数,初步诊断患儿为小儿肌性斜颈(早期重度),与推拿科钱刚主任、魏鹏医生讨论后为其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建议患儿家属院内、院外配合治疗。院内予以推拿治疗为主,对患侧胸锁乳突肌进行捻揉、弹拨及拉伸等手法,每日1次,一周5次。院外嘱家属进行姿势设定,在哺乳、睡觉及玩耍的过程中引导患儿主动把脸转向患侧,达到增加牵伸患侧胸锁乳突肌的时间,并同时促进健侧颈部侧屈肌群力量的提高。同时针对患儿制作特殊的定型枕,使其头部固定在中立位。




094340wi1epzqsppc1qxez.png

经过3个月的推拿治疗,小苹果的颈部包块消失了,双侧胸锁乳突肌的厚度和柔软度都变得相当,活动也没有明显受限了。复查B超,显示双侧胸锁乳突肌比值控制在1.2以内,基本达到痊愈。





小儿肌性斜颈






















戎海琴介绍,小儿肌性斜颈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骨骼肌肉疾病,通常表现为一侧胸锁乳突肌纤维性挛缩僵硬,导致颈部姿势异常、活动受限,可伴有其他部位的代偿而出现两侧颜面不对称、脊柱侧弯、斜视等。本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研究多认为与缺血、产伤、宫内压迫、孕期久坐、出生后睡姿及喂养姿势等因素有关。诊断此疾病,一般根据其典型的斜颈姿势、发病年龄、触及胸锁乳突肌的紧张程度以及体检情况可以判断。一经诊断需要及时治疗,早期干预可大大缩短其疗程。若延误治疗,患儿的合并症如斜头、颜面部不对称畸形等可能进一步加重,严重影响患儿的外观,甚至出现颈椎、胸椎代偿性侧凸等更严重的继发问题。

094354qaxb5kv5xgfga5e7.jpeg


推拿作为早期干预小儿肌性斜颈的治疗方式之一,可促进特定区域血管的舒张,降低外围血流阻力并提升血液流通速率,由此加快该区域血流速度此种手法可有效促进软质组织中的血氧供应,减轻因长期疲劳累积造成的软组织损害以及由多种原因导致的废用性收缩问题,展现出显著的疗效。另外小儿肌性斜颈的家庭护理作为治疗过程的延伸,是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家长要密切观察患儿的头部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固定的位置,并定期更换患儿的睡姿、坐姿,减少头部受力不均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鼓励患儿向受限的一侧旋转,以防止形成姿势性斜颈。给患儿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确保身体健康发育,增强免疫力,从而促进颈部肌肉的恢复。





专家介绍


094403t6ig1kt1i1ct0o11.jpeg

钱刚

副主任中医师,江苏省针灸学会针药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推拿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针灸推拿临床工作近三十年。擅长针灸、推拿、中药等中医传统疗法治疗面瘫、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炎、关节扭伤等疾病。创立适宜不同节段、不同病理分型的颈椎、胸椎、腰椎和骶髂关节的脊柱微调手法体系,通过针灸推拿中药等多种中医方法综合治疗脊柱病、脊柱相关性疾病、软组织损伤、四肢骨关节慢性损伤、部分内妇科、小儿科等领域疾病。


094403uhanant9c5yk0q53.jpeg

魏鹏

住院中医师,中国针灸学会会员,师从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吴云川教授。曾于江苏省中医院推拿科进修系统学习“四指推法”“龙氏治脊疗法”等。擅长运用推拿、针灸、传统功法、正骨及中药等相结合治疗面瘫、颈肩腰腿疼痛、关节急性扭伤、脊柱侧弯等疾病;小儿推拿特色治疗小儿肌性斜颈、腹泻、便秘、厌食、咳嗽、遗尿等儿科疾病。


094404saccz1qsov266qc0.jpeg

戎海琴

住院中医师,浙江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硕士研究生,师从于浙江中医药大学方剑乔校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推拿治疗小儿相关疾病,擅长运用推拿、针灸、中药、贴敷等传统疗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咳嗽、感冒、便秘等儿科疾病及三叉神经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膝骨性关节炎、睡眠障碍、月经不调、焦虑抑郁等疾病。







END



094413mm5mddd4plvwpcz6.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史记泰州

GMT+8, 2025-4-4 14:59 , Processed in 0.07224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