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泰州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60|回复: 0

实力四院 | 唤醒沉睡的生命 脊髓电刺激带来新希望

[复制链接]

851

主题

-5

回帖

777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779
发表于 12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1945c9e34i3yg3zybzi5.png

慢性意识障碍,俗称植物人,即与植物生存状态相似的特殊人体状态。患者除保留本能性神经反射和物质与能量代谢外,无任何主动活动,认知功能完全丧失。保守估计,我国每年新增植物人约7万至10万例,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近年来,脊髓电刺激(SCS)技术在国内迅猛发展,泰州四院神经外科专家运用该技术,成功促醒一名老年慢性意识障碍患者。

111945esntnxi2pz6govly.png


李奶奶今年71岁,2025年3月5日,因突发头晕伴持续性呕吐入院抢救。头部CT检查显示,她的小脑出血量达30毫升,出血侵入脑室并引发继发性脑室出血、梗阻性脑积水等危急情况,陷入深度昏迷。尽管医生紧急为其实施“内镜辅助下脑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脑室外引流术”,清除了脑内积血,但李奶奶仍持续昏迷,仅能偶尔睁眼,宛如植物人。

出院后,家人将李奶奶转入康养中心,一边治疗,一边尝试唤醒。“3个月了,还没任何反应,到底能不能醒过来?”随着时间推移,李奶奶的状态未见改善,全家人陷入焦虑与迷茫。

“我们专家掌握一种脊髓电刺激术,已在多位患者中应用并取得效果。”泰州四院神经外科主任徐亦农向家属介绍,该技术可针对这类长期昏迷患者做促醒治疗。得知该技术费用较低且无需行开颅手术,李奶奶家人找到副院长、神经外科博士降建新,向他寻求帮助。

脊髓电刺激术是一种神经调控技术,通过将电极植入脊柱椎管内硬脊膜外间隙,以特定频率和电压的脉冲电流持续刺激脊髓神经。通俗地说,这相当于在体内安装一个 “小开关”,通过医生远程调控激活与感觉、运动相关的神经,使其重新恢复功能。

“这项技术具有微创、可逆、副作用小等特点,但疗效与患者个体情况密切相关。李奶奶因严重脑出血遗留昏迷,同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病情复杂。不过她仍存在微小意识,我们认为通过脊髓电刺激术促醒的可能性较大。”降建新团队对李奶奶进行全面脑功能与意识状态评估后,决定尝试这一治疗方案。

考虑患者的经济状况和治疗效果的不确定性,6月,降建新采取谨慎的实验性操作,为其植入临时电极,以尽早实施电刺激治疗。“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具备‘开机’条件。”术后第二天,降建新用平板电脑,远程调控刺激模式与参数。

经过一周时间的治疗,李奶奶果然“醒”了,眼球可随声音转动。“她的眼神和之前完全不一样了,有光了!”家人重燃希望。

111946ftleidcydqdynmyt.png

降建新团队仍在为李奶奶的治疗全力投入。“患者现在能视物追踪,下一步要训练她按指令完成动作,争取让她开口说话、动手活动。这样既能提升其生活质量,也能减轻家属的照护负担。”降建新介绍,目前,团队正持续优化神经调控方案,逐步推进康复目标。

对于长期昏迷患者而言,专业医疗团队介入越早,治疗效果越理想。数据显示,该技术可使30%的长期昏迷患者恢复意识,一改他们“死不了、治不好”的绝望局面。不过,神经外科仅在患者昏迷超过三个月、被判定为植物状态且存在微小意识时,才会考虑采用这类技术。植物人能否被促醒,除需科学评估病情外,还与患者病种、损伤程度、临床症状及电极位置、刺激强度等因素密切相关,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所以我们先采用临时电极测试,待明确康复进度,与家属进一步沟通后,更换为永久电极,实现个性化精准治疗。”降建新说。

作为新型疗法,脊髓电刺激术适应证广泛,除治疗神经功能障碍外,其“止痛”效果尤为突出,可有效缓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糖尿病周围神经血管病变、动脉缺血性病变、闭塞性血管病变、脊髓损伤后疼痛及癌痛等顽固性疼痛,为长期饱受疼痛困扰的患者提供新选择。

科室介绍

泰州四院神经外科是泰州市临床重点专科,海陵区十佳名医工作室,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2名、硕士研究生5名、博士1名、博士在读1名。护理人员共30人,副主任护士1名、江苏省专科护士2名。开放床位48张,设立独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床位10张。

科室拥有专用神经外科手术室,莱卡手术显微镜、蛇牌神经内镜、脑立体定向仪及开颅动力系统,有术中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仪、德国颅内压监测仪、亚低温治疗仪、呼吸机、多参数监护仪、气压治疗仪等先进设备。

科室诊治神经外科的常见疾病,全方位开展各型颅脑及脊柱创伤手术,高血压脑出血手术,颅内及脊髓肿瘤切除术,颅内动脉瘤手术及介入治疗,颈腰椎退行性病变手术,功能神经外科手术,颅骨骨折整复术,颅骨缺损成形术,脑积水分流术等。在泰州地区率先开展微创颅内血肿穿刺针治疗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以及部分高血压脑出血。率先利用动态颅内压监测系统,为神经系统危重病人的诊治提供了更精准的方案。在重症颅内感染治疗方面积累一定的研究,成功救治多位重度颅内感染病人。

科室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全军颅脑创伤救治中心协作科室,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脊柱中心泰州四院分中心,同济大学附属上海第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联盟单位。

治疗特色】

1.脑和脊髓肿瘤的显微手术及综合治疗; 2.脑动脉瘤、血管畸形的手术及介入治疗;3.高血压脑出血及重型颅脑外伤的救治;4.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治疗; 5.颅内压监测(ICP)对各型颅脑创伤的治疗; 6.重症颅内感染治疗。


专家介绍

111946z3a6dbkydbh2b0ah.jpeg

降建新

副院长,医学博士,副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同济大学。入选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泰州市311人才第二层次培养对象。现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卫生应急专委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委会科普学组委员,江苏省医学会、江苏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专委会重症学组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研究工作委员会委员。

擅长颅脑外伤、神经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帕金森病、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疾病的诊疗。

111946b31v7svs5ssgccg0.jpeg

徐亦农

主任医师,神经外科主任,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兼职教授。海陵区十佳名医工作室负责人,泰州市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泰州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颅脑损伤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第八届创伤学分会神经创伤专业组委员。参与编写《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防治中国专家共识》。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泰州市级以上科研课题科研课题两项,海陵区科研课题一项,发表SCI、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十余篇。获泰州市科技进步奖、海陵区科技进步三项,泰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1项。

对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神经重症患者的救治有着丰富的经验。在泰州地区率先开展微创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及高血压性脑出血,率先将颅内压监测技术应用于重型颅脑创伤的治疗;率先组建神经外科重症病房(NSICU),提高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在颅内感染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功救治多例重症患者,相关成果被国家核心学术期刊收录。

擅长各型颅脑外伤、脑出血、颅内肿瘤、功能神经外科疾病的手术治疗。

111947vp38j8phjjjlp802.jpeg

张闻闻

副主任医师,从事神经外科专业十余年,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进修学习。

多次参加欧美同学会的颅脑解剖培训班,以及神经内镜下脑出血治疗的专业培训,熟练开展颅脑创伤手术、自发性脑出血手术,擅长微创颅内血肿穿刺针治疗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运用显微镜下微创操作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有效减少手术损伤,加速病人恢复。在多发伤及重症颅内感染治疗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多次获泰州市和海陵区科学技术进步奖,医院十佳带教老师等称号。

111947g62fvdwjgwkj41kf.jpeg

孙吉林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中共党员,2011年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后一直从事神经外科工作,并取得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5C专科资质认证。曾先后进修于联勤保障部队904医院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曾获得海陵区“优秀医师”,海陵区“青年岗位能手”,医院“十佳医师”,医院首届“百姓最喜爱医师”等称号。

擅长出血性脑血管病和颅脑外伤的手术和管理,专攻颈部和脑部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检查和评估。

111947m62ml02lg2ygnlgl.jpeg

卓健伟

临床医学博士。中国微循环学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泰州市“311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泰州市海陵区“十佳医师标兵”;中华医学会重症专业委员会重症5C资格认证;发表中文科技核心论文8篇、SCI论文3篇;实用新型发明专利2项。

主攻出血性脑血管病、神经创伤、神经重症、脊柱脊髓疾病(颈椎病、脊髓外伤、脊髓肿瘤、脊髓空洞症、寰枕畸形、小脑扁桃体下疝等)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史记泰州

GMT+8, 2025-7-1 23:39 , Processed in 0.07306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