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68
0
1255
金牌会员
更多Ta的好帖>>
近日,城西街道韵梅社区“梅香石榴籽”暑期成长课堂在孩子们“薪火相传,强国有我”的誓言中圆满落幕。最后一课从一碗兰州牛肉面开始,回族小朋友黄甯嘉分享道:“妈妈说我们吃的饭要干干净净的,不能有猪猪。”关博怀老师顺势引导孩子们思考尊重差异的重要性,“聚餐前问一句‘有清真需求吗’”成为孩子们学到的第一个团结密码。
在我的“跨民族朋友圈”故事会环节,关老师分享:“在我成长路上,各族朋友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依。大学时,不同民族室友教我方言和习俗;创业时,各族邻居主动帮忙宣传;现在,我们在社区一起准备节日美食、分享传统歌舞,亲如一家。正是大家的互帮互助,让我们的生活像石榴一样甜蜜美满。”孩子们听得入神,小脸上写满了憧憬。
课堂变身多彩“文化万花筒”,从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的赛马到壮族三月三的歌圩,孩子们发现不同民族节日里同样的欢乐氛围。在“记忆星火”故事接力赛环节,孩子们积极参与,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我记得回族饮食教会我尊重差异”“《阿里郎》让我看见文化彩虹”,此起彼伏的分享声中,民族团结的种子悄然生根。
在结业仪式上,关老师带领孩子们齐声高呼“尊重差异、守望相助、爱我中华”的团结誓言,铿锵有力的童声在教室回荡。同时,社区为每位小朋友发放了特别的“石榴籽任务卡”,包含三个暖心小任务:一次真心感谢、一句语言尝试、一件共享小事。完成任务的可以将自己的行动记录在“石榴籽便利贴”上,贴到社区“民族团结树”展板,让团结友爱的种子在社区生根发芽。
城西街道的这方小小课堂,恰似一个生动的隐喻:强国复兴的征程上,从来不是单一的色彩在奔跑,而是 56 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在彼此的理解与扶持中积蓄力量。当这些孩子带着课堂上学到的 “团结密码” 走向更远的未来,当尊重与包容成为融入血脉的习惯,那碗牛肉面里藏着的智慧,终将生长成推动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 因为,强国路上的每一步,都需要这样代代相传的 “同心” 与 “同行”。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史记泰州
GMT+8, 2025-8-4 23:26 , Processed in 0.06630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