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145
163
2304
版主
更多Ta的好帖>>
8月11日,由泰州市委宣传部、上海市静安区文联、上海市普陀区文联、泰州市文联主办,泰州市文旅集团等单位承办的“‘天’之辽阔‘滋’之浩瀚”——沪泰交往与长篇小说《天滋》访谈直播成功举办。活动汇聚沪泰两地文化学者、作家、评论家等,围绕长篇小说《天滋》,探讨泰州与上海两地深厚的人文历史渊源与经济文化交流。
直播中,《天滋》作者董小潭用“突破孤岛”“回归现场”“人性书写”三个关键词,与大家分享其十年创作心得,讲述了泰州深厚历史文化以及柴米油盐烟火人间的百年史。这部作品被著名文学评论家王干誉为“泰州版的《繁花》,小说里的清明上河图,以及里下河文学阶段性重要成果”。书中20多处写到泰州与上海的交集,读者代表深情诵读了书中描绘沪泰交往的精彩章节,引发共鸣。
在访谈环节中,泰州文化学者徐同华解读了陈毅三进泰州城对上海解放的历史意义,以及杨延修纪念馆对促进沪泰交流的现实意义;江苏盐税文化博物馆名誉馆长王申筛阐释了历史上税警团分设沪泰的原因,以及泰州与松沪在盐税方面的交集;美食畅销书作家李晋分析了上海福新面粉厂在泰设立办事处的价值及其对泰州早茶产业化发展的现实意义;上海著名文化乡贤王退斋女儿王佩玲讲述了其父在促进沪泰交往中的贡献;泰州市电影家协会主席丁文剑分析了小说的影视化特征,并且回顾了电影领域的沪泰交往。上海市普陀区作协副主席詹东新认为,这是一部小切口、深视角、大时代的作品。泰州作协副主席薛梅从“地域书写”和“时空流动”两个方面对作品进行了剖析。上海市静安区文联顾问、文化学者陈东称赞这部作品,是“一首诗歌”“一幅长卷”“一桌好饭”。静安区文联主席姜鸣认为作品本身与本次联合直播,均是长三角一体不可多得的文化创新与相濡以沫。现场多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深入解读《天滋》及其反映的沪泰情缘。
泰州市文旅集团作为本次活动承办方之一,与各方携手搭建起这一高水平的沪泰文化交流平台。此次活动通过多平台同步直播,是促进沪泰人文交往、推动文旅融合的一次生动实践和成功探索。它不仅深度挖掘了泰州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更向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展示了泰州的城市魅力和文化软实力。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史记泰州
GMT+8, 2025-8-13 14:01 , Processed in 0.06669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