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粮油周年高产理念,结合泰州地区气候与茬口特点,科学选择油菜品种。早播田块可选浙杂903、宁杂1818等中晚熟高产品种,晚播田块宜选用沣油737、荣华油7号等早中熟耐迟播品种。菜油两用可选用硒滋园2号、扬紫1号、宁杂118、宁杂1818、宁杂1838等菜苔适口性好、菜籽产量高的双低油菜品种。播前晒种2~3天,提倡采用噻虫嗪等药剂进行种子包衣或拌种,预防苗期病虫害。10月下旬后晚直播油菜可采用0.05%H2O2浸种8小时,淋洗后风干或烘干再播种,以提高发芽率和抗寒能力。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开展秸秆离田或粉碎还田,提倡采用铧犁深翻(耕深≥20厘米,土壤含水量<35%)埋草,旋耕整地,实现田面平整、上虚下实、表土细碎。播栽前施足基肥,整地后立即开好厢沟、腰沟、围沟,做到三沟配套、沟沟相通,旱能灌、涝能排。如遇秋季连阴雨,应提前开沟排水,避免烂耕烂种或僵苗不发。
适期适墒早播、精量匀播,配合播后镇压、土壤封闭除草与三沟配套,促进苗齐、苗匀、苗壮。育苗移栽油菜每亩苗床播量控制在500~600克 ,一般于9月25日前完成播种,10月底至11月初移栽;移栽密度以每亩8000~9000株为宜,早茬可适当降低,晚茬适当增加密度,可采取“一穴双株”或“一穴多株”移栽方式。直播油菜应于9月底至10月20日前抢早播种。大面积种植田块可采用油菜精量播种机进行条播,播深1~2厘米,一般每亩播种量200~300克,目标成苗2万株/亩,晚播或瘦田适当增加播量。无人机飞播应选择无风或微风天气,加大播种量确保落籽均匀,播后及时开沟抛土覆盖畦面,避免露籽。
按照“施足基肥、轻施苗肥、重施薹肥”原则,突出平衡施肥、因苗补肥、控旺促弱,实现全生育期均衡生长。推荐基肥亩施45%三元复合肥25~30公斤、尿素5~10公斤、硼肥0.5公斤,氮、钾肥在基苗肥: 薹肥中比例6:4,磷肥一次性基施。提倡使用油菜专用配方肥或缓释肥,减少追肥次数。11月中下旬对苗小苗弱的田块可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亩,培育壮苗越冬。
播后芽前墒情适宜时及时进行土壤封闭除草,并根据草情适时开展茎叶补除。注意防治蚜虫、小菜蛾等虫害。生长过旺的油菜可于4~5叶期亩用15%多效唑40~60g兑水喷施,控旺促壮。时刻关注气象信息,落实防灾减灾措施,一般低温来临前一周可喷施磷酸二氢钾、碧护、芸薹素内酯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增强植株抗逆性。
全市要以油菜高产优质片区和扩种油菜项目为重点,并积极整合其他项目资金,强化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示范推广,集成推广秸秆还田、机械精播、平衡施肥、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因地制宜示范推广机械直播、无人机飞播和毯状育苗机械移栽等新型种植方式,提升油菜生产能力。积极打造油菜单产提升典型案例,培塑高产标杆,带动大面积增产。培育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逐步推进油菜产业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开发。同时加强对油菜花景点技术指导服务,促进油菜花农旅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