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广大患者对神经系统疾病精细化、专病化诊疗的需求,泰州四院近日整合优质医疗资源,开设了帕金森病、认知障碍(痴呆)、癫痫/中风、头晕/头痛四大专病门诊。此举旨在通过“专科、专病、专治”的诊疗模式,为市民提供更加精准、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助力本地区神经系统疾病防治水平的提升。 神经系统疾病种类繁多、症状复杂,常给患者的诊疗过程带来一定挑战。为更好地适应专病诊疗的趋势,泰州四院聚焦本地常见与高发的神经系统疾病,优化医疗资源配置,设立相应的专病门诊,方便患者更有针对性地就诊。
下面,让我们跟随通讯员小鲁的采访,一起走进泰州四院神经内科,听周仁华主任详细介绍这一服务新模式的特色与亮点。
鲁 周主任您好!首先,能否请您谈谈医院推出这一“专科专病专治”服务新模式的初衷是什么? 周仁华主任: 您好!这个模式的推出,核心是为了回应患者最实际的需求。神经系统疾病范围广、症状复杂,以往患者挂号后,可能需要在不同医生间摸索,才能找到最对症的专家,这个过程可能会延长确诊时间。我们设立帕金森病、认知障碍(痴呆)、癫痫/中风、头晕/头痛这四大专病门诊,目的就是“精准分流”,让患者从一开始就能“对号入座”,直接找到在该疾病领域经验更集中的医生团队,实现更快速的精准诊断和个性化治疗,简而言之,就是让患者少走弯路。 鲁 “精准”是现代医疗的关键词。那么,这四大专病门诊具体是如何实现“精准诊疗”的呢?它们各自有哪些特色? 周仁华主任: 每个专病门诊都有其清晰的定位和服务链条。 1. 比如帕金森病门诊,我们强调“全程化管理”。它不仅仅是开药,而是涵盖药物调整、康复训练指导、心理支持乃至后期可能的手术评估等,形成一个长期、连贯的管理体系,目标是帮助患者有效控制症状,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2. 对于认知障碍(痴呆)门诊,我们工作的重点在于“早”和“全”。早期筛查和干预对延缓认知衰退至关重要。我们提供专业的认知评估工具,同时非常注重对家属的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因为这类疾病的管理,家庭支持系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3. 癫痫/中风门诊,则着力构建一个“全周期健康管理”闭环。从急性期的抢救治疗,到恢复期的康复训练,再到稳定期的预防复发,我们为患者提供一个连贯的、无缝衔接的诊疗方案,核心目标是降低复发风险,帮助患者重返社会。 4. 而头晕/头痛门诊,关键在“鉴别”。引起头晕头痛的原因非常多,我们的工作就是像侦探一样,通过系统的问诊和规范的检查,如经颅多普勒等,厘清病因是偏头痛、紧张性头痛,还是耳石症等眩晕症,从而为长期困扰的患者明确诊断,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治疗策略。 鲁 实现这样的精准诊疗模式,背后需要强大的学科实力支撑。泰州四院神经内科作为市临床重点专科,具备了哪些优势? 周仁华主任: 是的,新模式离不开“硬实力”的支撑。神经内科经过不断提升通过亚学科建设,拥有脑卒中规范救治团队、帕金森病科学诊治团队、头痛头晕精准诊治团队及痴呆癫痫规范化诊治团队。并且配备了包括核磁共振、CT、脑电图、经颅多普勒、眼震电图,肌电图、经颅磁刺激等在内的先进医疗设备,这些为疾病的精准诊断提供了坚实基础。更重要的是,通过专病门诊的建设,我们进一步优化了医疗资源配置,让专家能够在各自最擅长的领域深耕,从而带动整个学科水平的提升。
鲁 展望未来,您对专病门诊的发展有怎样的期待? 周仁华主任: 这不仅仅是一次门诊形式的调整,更是我们深化服务内涵、提升医疗质量的系统性工程。我们希望通过这种专病化的探索,持续优化服务流程,加强专科能力建设,真正打造成为区域性的神经疾病诊疗高地,实现“大病不出区”的目标,为本地市民的健康福祉贡献更多力量。
四大专病门诊的开设,是泰州四院持续优化服务、完善学科建设的一项举措。未来,医院将继续推进服务流程改进,加强专科能力建设,为市民健康福祉贡献力量。
温馨提示
有相关诊疗需求的市民,可通过泰州四院官方微信公众号、互联网医院小程序或现场预约等方式,选择对应的专病门诊挂号就诊,体验更专业、更便捷的诊疗服务。
科室介绍 神经内科成立于2002年。历经20多年发展,现已成为泰州市临床重点专科。2021年被国家卫健委授牌“综合防治卒中中心”。泰州市卒中救治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中国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疾病精准治疗联盟单位及帕金森病诊疗地图医院。泰州市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2021年海陵区人民政府授牌我科“十佳名医工作室”。2023年被江苏省卒中学会授牌“江苏省卒中救治联盟单位”。 科室已拥有一支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人才队伍,其中高级职称5人,硕士7人。科室主持省级市级科技发展项目近10项,发表SCI论文及国家核心期刊论文20多篇,多次获得泰州市及海陵区科技进步奖及新技术引进奖。科室下设脑血管病、运动障碍疾病、神经电生理、癫痫、痴呆、脑炎与感染头晕及头痛、神经重症等多个临床亚专业。配备有脑电图、长程视频脑电图、肌电图、TCD、动脉硬化测定仪、眼颤电图描记仪等多种先进的诊疗设备。
专家介绍
周仁华
主任医师,神经内科主任。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生指导老师。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头痛与感觉障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帕金森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预防医学会脑血管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医院卒中中心医疗总监。承担省级帕金森病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多次获得泰州市及海陵区科技进步奖及新技术引进奖。泰州市医德楷模,区突出贡献专家。发表省级及国家级杂志论文10多篇。 熟练掌握神经内科脑梗死、脑出血、帕金森病、癫痫、肌无力、头痛、头晕、痴呆等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技术。带领科室规范化诊治帕金森病,癫痫、痴呆等病。建立医院卒中(中风)中心及脑病诊治中心。擅长运用手法复位治疗眩晕症,擅长诊治神经内科的一些疑难病症。
沈骏 主任医师,大内科科秘书。扬州大学医学院硕士生导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泰州市311高层次人才,江苏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免疫组委员。先后多次获得泰州市及海陵区科技进步奖、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承担省级帕金森病适宜技术推广及泰州市社会发展项目。发表核心杂志论文10多篇。 熟练掌握脑梗死、脑出血、帕金森病、癫痫、肌无力、头痛、头晕、痴呆等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技术。擅长帕金森脑起搏器深部电刺激调控。
侍永伟 副主任医师,安徽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神经内科主任助理,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兼职副教授。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江苏省抗癫痫协会理事,泰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 从事神经内科工作15年,2019年至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进修,主要从事脑血管病、癫痫等相关疾病的研究及诊疗工作。主持及参与省市级课题4项,发表SCI论文4篇。
姜宇 医学硕士,主任医师。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兼职教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先后在《J Neuropathol Exp Neurol》等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论著1篇;主要研究方向: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及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曾参与东南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研究。 熟练掌握脑血管病、头晕、头痛、周围神经病、癫痫、神经肌肉疾病、颅内感染疾病等的诊断和治疗,擅长帕金森病诊治。
鞠强国 副主任医师,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兼职副教授。在国家级及省级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获得泰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 擅长神经系统脑血管疾病、头晕、头痛、周围神经疾病、睡眠障碍、运动障碍、癫痫等疾病的诊治。累计收到患者感谢信300多封。
王继升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在读,安徽理工大学讲师。江苏省康复医学会神经肌肉电生理诊断专委员会委员。2015年在江苏省中医院进修肌电图。 擅长脑血管疾病、周围神经疾病、神经-肌肉接头及肌肉病变、运动障碍疾病的诊治,开展神经电生理方面的研究,常规开展面瘫检查、运动神经元疾病检查及神经伤残损伤鉴定等。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数篇。
袁颖 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南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十余年,2024年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肉毒毒素治疗中心进修,2025年获得经颅磁刺激(TMS)培训班合格证书。 熟练掌握急性脑梗死的静脉溶栓及血管内治疗,擅长头晕、头痛、脑血管病、癫痫、周围神经病、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内科常见病的诊治,对神经免疫疾病等神经内科罕见病的诊治具有一定经验。在省级、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数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