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泰州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86|回复: 0

中国银行泰州分行:金融润“药城” 服务伴成长

[复制链接]

295

主题

184

回帖

325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51
发表于 前天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35328en2pqsphp0qpg4qz.gif
135329u0q93mb3m7g1eyb0.png

滔滔长江奔涌不息,滋养着泰州这片创新沃土。作为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节点,这里诞生了全国首个国家级医药高新区——中国医药城。从过去的荒田,到如今产值超千亿、聚了1300多家医药企业的产业高地,泰州分行始终以“服务者”姿态深耕细作,用精准、持续、创新的金融服务,为大健康与生物医药科技产业注入汩汩活水,书写着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的生动答卷。


135329c62hbp2gmrm207m0.jpeg

△中国医药城CMC综合大楼

一起探新路

从泥巴路到产业路

2006年夏天,泰州的医药产业园(后来的中国医药城)刚起步,工地上打桩机轰隆隆响,几间红顶板房就是临时办公的地儿。那会儿,泰州分行的客户经理踩着泥巴路就进了园区,开启了与“药城”的首次“握手”。

“当时园区连条好路都没有,每次去对接,鞋子上全是泥。”客户经理老胡还记得清清楚楚。那时候,产业园要建第一批标准厂房,资金周转不开,工程停了下来。泰州分行得知消息后,主动上门对接,组建专项服务小组,往返于工地与银行之间,摸查需求、制定方案。上下联动,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8000万元授信审批,让21幢生物医药研发小楼如期开工,这不仅是金融对产业的及时驰援,更奠定了双方携手同行的基础。

随着“药城”规模扩大,商务中心、CMC综合服务大楼等配套项目提上日程,泰州分行的服务始终“步步紧跟”。既提供项目贷款支持场馆建设,还提前想着入驻企业的需求,帮企业开结算账户、给外国客商换外币……“随叫随到”成了常事儿。2010年首届中国(泰州)国际医药博览会,分行专门设了展位,带着“生物医药企业服务手册”逐一对接参展企业。刚成立的某生物制剂公司咨询研发资金支持,客户经理老祁第一时间上门走访调研,探索一揽子基础服务方案。如今,这家企业已成长为园区骨干,与中行的合作延续了15年。

产业集聚带动人才汇聚,“留人才”却成企业难题。依托“苏岗贷”产品,泰州分行为稳岗效果好的企业送去“及时雨”。某制药企业通过300万元“苏岗贷”再担保合作版业务,缓解了经营压力、稳定了就业岗位。截至目前,泰州分行借助“苏岗贷”累计支持490家企业,贷款余额突破30亿元,既解企业融资之困,也为人才解除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

从红顶板房到高楼大厦,从泥巴路到产业大道,泰州分行见证着中国医药城的蜕变:如今这里有1300多家医药企业集聚,8家本土上市企业熠熠生辉,80个一类新药蓄势待发——每一个数字背后,都藏着中行服务的温度与力量。


135331hln800n7h8qqn47l.jpeg

△泰州医药博物馆

全周期护航

从实验室到市场里

做生物医药不容易,一款药从研发到上市,少则五六年,多则十几年,像一场“十年磨一剑”的硬仗。泰州分行深入研究行业规律,秉持“全周期陪伴”理念,从企业入驻初期便主动对接。在每个关键节点提供“恰到好处”的支持,见证一家家企业从“实验室想法”蜕变为“资本市场明星”。

“中行不只是银行,更是陪着我们一起创业的伙伴。”这是泰州医药高新区很多企业的共同感受。2016年,有家疫苗企业刚进园区,就十几个人,核心团队是疫苗领域的专家,手里有四价亚单位流感疫苗的研发方案,但还没做出成型产品。泰州海陵支行,经过对行业的分析和研判,看到了这个团队的专业度和技术前瞻性,当即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定期跟踪研发进展,提供结算、咨询等基础服务。资金需求激增,分行主动对接,制定服务方案;2022年,疫苗获批上市转向商业化阶段,分行迅速通过科技金融渠道批复8000万元中期流贷,助力企业建设生产线、拓展销售渠道。“从申请到放款不到一个月,正好赶上流感疫苗销售旺季,真是救了急。”企业财务总监现在提起来还深有感触。

2024年,这家企业要做带状疱疹疫苗的量产,需要用新车间,泰州分行又牵头联合其他银行组了银团,批了1.2亿元项目贷款,还专门设计了“分步拿钱、逐步加保障”的方案,刚好满足企业需求。今年8月,这家企业在港交所上市,招股时认购超4000倍,募集了4.3亿港元,刷新了港股疫苗企业IPO的纪录。从2016年认识到2025年上市,十年陪伴,小企业长成了行业里的新星。“中行不只是给钱,更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军师’和‘保镖’”,企业财务负责人的这话,说出了双方的信任。

为了更好服务生物医药企业,泰州分行还让员工学“新本事”,变成“懂科技又懂金融”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岗位建功先锋”分享会,教员工学医药行业的话,能听懂企业说的专业内容,明白研发和临床的关键节点。“哪怕企业只有几张PPT、几个专利,我们也愿意走进实验室,看清他们的创新价值,跟着他们学一些基础的专业知识。”分行公司金融部负责人的这句话,说出了服务的初心。


135332cwu6mz77a7mrjlda.jpeg

△某生物医药企业生产厂房

建生态共赢

从帮一家到带一串

生物医药企业研发周期长、轻资产运营、早期盈利难的特征,使其长期面临“融资难、融资贵”困境。以前,园区里的企业多靠基金、风投,银行很少介入。泰州分行大胆闯大胆试,率先突破,将生物医药作为服务新质生产力的重点领域,用创新打破瓶颈。

针对生物医药企业的特点,泰州分行从企业研发能力、团队背景、知识产权、融资情况等方面,建立“专属打分”评价机制,开通专项审批通道,给出创新的金融专属服务方案,助力企业将“专利”转化为“资产”、将“智慧成果”转化为“资金资源”。同时,还开了专项审批通道提高效率,建了“评技术价值+算现金流”的专属风控办法,给出不一样的服务方案。现在,已经给区域内10多家医药科技龙头企业做了定制化服务,成了当地生物医药产业链金融的“好例子”。

要服务好产业,得先摸透产业链的“底细”。泰州分行依托省行数字金融实验室的元方平台,用大数据分析企业的工商、税务、知识产权、股权等信息,理出了“生物医药产业链关系网”,把上下游企业串起来。这样既能精准找到需要帮的企业,还能对着产业链的“缺口”补短板、强优势、延链条。

融入产业生态,还得“拉上伙伴一起干”。泰州分行注重加强与科技局、工信局、知识产权局合作,办了4场“中银科创+”和“高企融资服务直通车”活动,帮近15家生物医药科创企业接上了金融服务,全身心扎进了区域科创生态里。2024年以来,分行为医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新增授信42.25亿元,在当地同业走在前列。除了贷款,还带动了代发工资、个人理财、跨境结算等服务,真正做到“帮一家企业,带活一个生态”。


135332o6icctb8t0mtb8bt.jpeg

△泰州分行开展银企对接活动



长江潮涌,“药城”向新。在中国医药城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泰州分行始终是坚定的“服务者”与“同行者”。未来,将发挥中行优势,继续聚焦“五篇大文章”,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要求,以更优服务、更实举措,为泰州“健康名城”建设、“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贡献中行力量。




来源: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史记泰州

GMT+8, 2025-11-13 01:56 , Processed in 0.07316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