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文旅集团唯一指定官方公众平台 泰州地处长江之尾、淮河之畔、黄海之滨 在历史上 长江、淮河、黄海越境而过 江、淮、海三水在这里汇聚 清、浑、咸三味在这里交融 吴、越、楚三国文化在这里沉积 岁月的流逝,带来了泰州地域地貌的沧桑巨变,却割不断地方文化的代代相传,遮掩不住泰州道乐魅力的神韵飞扬。在千年传承中,泰州道乐以其独特的魅力,完美展示了泰州宗教文化、盐税文化的质点,树起了一道旖旎的文化风景。泰州曾是宗教盛行之地,历史上寺庙林立,“儒”“释”“道”三教并存互动,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宗教文化。穿越时空,泰州道乐正是伴随着泰州宗教文化的诞生而产生,而泰州道乐深受泰州道教文化浸润,它是泰州道乐呼之欲出之根。泰州道教曾堪称江苏之最。道教自东汉后期形成后,海陵复为道教盛行地区。东晋时,泰州出现了著名的“海陵十仙”,传说他们都在泰州城内修炼功成而飞升成仙。随着道教的兴盛,泰州道教出现了繁荣局面。泰州道观众多,广泛开展诵经、打醮、祈福等教务活动。清初时,泰州道教活动盛极一时,几乎乡乡有道士,镇镇有道观。
泰州道教音乐继承了古代“巫以歌舞降神,捉以言辞祷神”的传说,在诵经文、做礼忏、行斋醮、放焰口时,乐师们都要运用曲笛、笙、箫、大小唢呐、磬、铙钹、云锣、铴锣、小锣、小提钹等传统演奏乐器来营造出一种庄重、神圣的宗教氛围。其音乐主要用于设坛、焚香、升坛、迎驾、诵经、赞颂等斋醮科仪中。音乐的组合随法事不同而发生相应变化,主要的音乐形式有独唱(通常由高功或法师担任)、齐唱、散板式吟唱和鼓乐、吹打以及合奏等。在器乐演奏中,根据主持醮仪的高功、法师在供香、绕坛、礼拜等宗教仪式中动作的需要,会采取坐乐和行乐的形式来演奏,以配合法师的动作。 自北宋以来,泰州道教音乐的正宗传统曲目有:《破阵子》《将军令》《到春来》《到秋来》《行街四合》等。不仅如此,泰州道教音乐还具有浓厚的宫廷雅乐风格,除继承了帝王庙堂仪典音乐、诗词音乐外,还保留了唐、宋、元、明历代宫廷音乐的部分乐曲,结构完整、旋律瑰丽,主要有笛曲、鼓段和两者连缀而成的套曲或曲牌。历史上泰州曾出过一位名人,叫徐神翁,他深得朝廷信任,宋哲宗亲赐紫服,授其“圆通大师”称号,宋徽宗三次召其入宫,以备问道。他不仅带去了民间的灵丹妙药,也将宫廷音乐带到民间。 泰州自古产盐,“天下盐税海陵居半”。景祐二年(1035),因朝廷诏书全国,要求各地官员推荐通晓乐律之人,范仲淹首先想到了与他在文会堂唱和的胡瑗。胡瑗“长于音律,能晓古乐”,进京后受到了仁宗皇帝的接见,其考订的《周南》《召南》《小雅》等数十篇乐谱影响至今。到了清代,发迹的盐商为享受安闲舒适的士绅生活,将泰州道教音乐与“盐税文化”相融合,并与民间小调、民俗俚音、民间歌谣等相结合,促进了道教音乐逐渐变为动感怡情、娱群乐众的大众音乐。“盐税文化”的兴盛是泰州道乐惊艳繁荣之基。
一盐称盛,百业俱兴。道光年间,泰州地区有三位杨姓道情艺人,说唱水平很高,有“三阳(杨)开泰”之誉。泰州兴化人郑板桥创作的《道情》10首,更使道情曲在江苏风靡一时,也让泰州道情从“劝世文”发展成说唱艺术,进一步丰富了道乐的内容。演唱一般流动于街坊店铺、茶馆酒楼及内河客轮、过江轮渡之中,行话叫“踩街”;也有占街市一方空地演出的,俗称“地摊”。表演形式古老而简朴,多为一人持渔鼓、简板,身穿长袍站着说唱,无其他乐器伴奏。演唱时,左臂怀抱渔鼓并手执简板,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打击渔鼓,两者配合击打出各种节奏作过门的弦律。泰州道情,曲调易学,演唱灵活,唱者甚多。
郑板桥《道情辞》刻字 泰州盐商官僚,常以文以乐交友,以书以画会客。这种文化氛围,使得泰州道乐与盐商文化既交相辉映,又相得益彰,道乐自然走进了百姓的生活。不管盐商官僚,还是殷实家庭,凡生辰喜庆、烹茶饮酒、宴客消闲,都要邀请乐队集体开台或单独坐堂来为主家增色,主人和宾客可凭各自的喜爱提名点奏、合奏或独奏,形式多样。
纵观泰州的道乐文化,不难发现它记载的是泰州文化发展史,反映的是百姓喜怒哀乐,恪守的是“调不离俗(民俗)、韵不离歌(民歌)、歌不离曲、曲不离器”的传统,在广泛吸收、融合,不断与时俱进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它兼吴楚越之韵,汇江淮海之风,既有江南丝竹的婉约与细腻,又有北方吹打乐的彪悍与雄浑,其精华是它兼容并包、和而不同,让人百听不厌、流连忘返。 编辑 | 洋洋
来源:民族时报。如遇到1、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2、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3、微信内容发现错误等情况,请第一时间私信“泰慢之旅”或联系小编电话:0523-86193498,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泰慢之旅」,搜索「TZWLJT」即可关注,[ 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