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达村,地处泰兴市最南端,与靖江市接壤,靖泰界河穿境而过。全村共有14个村民小组,2个自然庄,620户,2138人,区域面积3339亩。获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苏最美乡村、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江苏省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江苏省生态村、江苏省最具魅力休闲乡村、江苏省三星级康居乡村等称号。印达村因印达烈士而得名,历史文化底蕴厚重。近年来,坚持以“吃老灶头、品农家乐、尝蟹黄包、钓生态鱼、采甜葡萄、观印达灯”为载体,积极打造“魅力不夜村、休闲慢生活”特色品牌。
印达之美美在发展,村内500亩葡萄园、300亩特种水产养殖园、草莓园、水蜜桃园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样板,已形成了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
印达之美美在生态,全村绿树成萌、花团锦簇、四季芬芳、鸟语花香。小秦淮观光园生态景观增添了村庄生机,400亩银杏林翠意盎然彰显乡村美貌,300亩垂钓中心、250亩拓展训练园等休闲项目是假日休闲的乐园。组建农耕博物园,体验农耕生产生活;展现民俗文化,成立民俗表演队载歌载舞;发扬美食文化,主打产品“蟹黄汤包”是特色饮食品牌;弘扬佛教文化,有400年历史的佛教拜谒点香火兴旺,流传着美丽动人的传说。
村里恢复印达烈士故居、修缮烈士园,创建红色党支部、建设红色文化活动室,修建红色文化广场、红色文化长廊,建立乡贤堂和德法讲堂,组建红色文艺宣传队,通过编排革命烈士生前事迹演绎、唱革命歌曲、抬花轿、推小车、崴花船、点花灯、挑花担、扭秧歌等表演形式,在民俗韵律中做“活”红色文化品牌,印达红色民俗艺术团曾经走进央视七套乡村大世界《丰收中国》录制现场。注册全国首家“不夜村”,全村安装了1万多盏形态迥异、别具一格的红色灯饰,以灯的形式充分展示红五星、红旗、党旗。创办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将红色文化与本村特色生态旅游资源结合起来,每年举办的元宵洋灯节、农历七月三十河灯节和十月初八庙会节等传统节庆和唱红歌、丰收舞,形成了旅游观光新特色。 水清岸绿树成行,晚上走路亮堂堂; 院内墙外清爽爽,各类污水进管网; 垃圾分类规范化,环境保护争榜样; 尊老爱幼不愁养,康养医病有保障; 文化看戏不出庄,娱乐健身到馆场; 村内大事齐商量,民主管理公开化; 村风民风家风好,邻里困难大家帮; 遵纪守法不违章,礼貌诚信素质强; 齐心协力谋发展,旅游之路奔小康; 树好印达新形象,幸福家园新村庄。 坚持走“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之路,在制定《印达村自治章程》的基础上,健全完善了一系列制度,推动形成“民主管理公开化、村内大事齐商量”的管理模式,形成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发动群众的常态化、制度化新格局。同时,依托 “道德讲堂”“乡贤堂”“美德善行榜”等阵地,用身边的故事教育人、用模范的形象感染人,每年开展“优秀乡贤”“最美庭院”“十星文明户”等评选表彰活动,引导村民见贤齐思,让文明向善之风浸润百姓心田、引领时代风尚。
印达村通过绘就产业崛起、文化繁荣、生态宜居、乡村治理、乡风文明“五线谱”,奏响了一首全面小康“进行曲”。如今的印达芳草茵茵、碧波荡漾,清风伴鸟语花香,绿树共水天一色,真正实现了“红旗红灯红的魂,火树银花不夜村;烈士精神照千秋,欢天喜地印达人”的美丽景象。“
链接1:印达烈士
印达,原名印玉喜,1907年出生于曲霞镇芮音圩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0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共产党,先后任连指导员、区交通站长、区委组织科长、县委组织部长等职务。 1947年春,姚家垈战斗打响。当时印达身患关节炎,没能跟随北撤的队伍,留下来在曲霞周边与国民党军展开游击战。9月14日,印达带领部队在广陵镇休息时,不幸被国民党部队重重包围。为掩护战友撤退,印达孤身血战,身负重伤,最终寡不敌众被残忍杀害,被当场割下头颅,挂在曲霞镇丁桥村的白果树上示众。当天晚上,战友们将烈士的头颅抢回来,用针线将遗体缝合完整,并连夜护送回家,当时印达年仅41岁。村歌《美丽的村庄》:“一座美丽的村庄,鲜花四季绽放,大路纵横宽畅,河水倒映风光,龙灯舞太平、河灯照吉祥,和谐春风拂过幸福的脸庞,印达,美丽的印达……”编村歌的灵感,来自农村人干活喜打号子的习俗,好记又易懂的村歌,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村民们参与建设的积极性。——摘自2018年8月28日《文明泰州》微信公众号注:以上内容,来自泰州市党史方志办公室(泰州市档案馆)、泰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联合编撰的《和美之景—泰州特色田园乡村概览》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泰州建设」,搜索「gh_79a47aa6c06e」即可关注,[ 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