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以来 全市生态环境系统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 扛起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现代化政治责任 以高水平保护为高质量发展 注入绿色动力 集中力量 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积极探索多元化绿色低碳转型道路 全过程全域推进美丽泰州建设
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25年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有了新要求和新方向 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今天
“美丽泰州·巡礼2024” 我们走进海陵区
感受这里的生态环境之变
加快实施铸造行业焕新升级,推动80家铸造企业全面启动整治。年度66项年度治气工程全面完成,5家企业生物质锅炉全面停用,3家排放大户在达标的基础上全面落实友好减排措施。制定《关于做好2024年秋冬季秸秆禁烧禁抛暨综合利用工作的通知》,对海陵区11个镇街秸秆“双禁”工作展开组织督察。
全市率先引入“码上洗”监管平台,推动1070家餐饮单位完成“码上洗”平台的注册。依托走航监测、激光雷达等科技手段,发现并处置涉气环境问题1600余个。“末位拔点”工作做法得到省、市高度肯定。截至2024年12月30日,海陵区PM2.5浓度为32μg/m3,同比改善8.8%,绝对值排名全市第2,改善率排名全市第1;优良天数比例84.1%,同比上升7.2个百分点,绝对值排名全市第2,改善率排名全市第2。
积极开展国省考断面汇水范围内的41个闸坝、支流以及新通扬运河支流拦蓄污水的监测排查,针对发现的3条劣Ⅴ类水体印发《关于切实做好汛期水环境质量保障工作的通知》,并督促苏陈镇、京泰路街道和相关单位开展整治。
积极开展省、市交办的8条拦蓄污水溯源调查和整治,印发《关于开展拦蓄污水整治的通知》,明确拦蓄污水整治责任、措施、期限,督促相关镇街、部门做好拦蓄污水治理,提升河道水质。开展涉磷企业排查整治,通过企业自查和现场核查,完成涉磷企业系统填报和审核。开展养殖池塘排查,督促19家规模以上养殖户完成系统信息录入。截止目前,海陵区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100%,优Ⅱ比例75%,全市第1,创历史最佳。
完成海陵区16个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6个优先监管地块周边监测、1个填埋场地下水环境调查,推动原化肥厂地块治理工程开展修复效果评估。持续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河道1条。对30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状况进行检查,发现并解决问题6个。开展排查整治固体废物非法处置倾倒专项行动,累计排查涉固问题199个,已全部整改完成。
★ 针对省市区重点项目,切实做好生态环境要素保障工作,建立环评“一对一”服务机制,为项目选址、污染防治设施选型等提供指导建议,助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达效。
★ 构建“项目减排-总量储备-要素保障”良性循环模式。实施容缺受理和告知承诺审批,改“批前审核”为“批后复核”,在1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进一步提升项目落地速度。
★ 开展环保“义诊”活动4次,发现并整改环境问题18个,助力企业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法治意识,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指导海田电器、隆基光伏2家企业完善资料,在省环保脸谱系统评为“绿色企业”。鼓励扶持企业绿色发展,全年共上争各类环保专项资金1.6758亿元。
始终保持执法高压态势,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问题及各类突出环境问题“回头看”,跟踪问题整改进展,确保问题全面整改到位。截至目前,第二轮央督和省督交办的98件信访件,均已完成整改和销号。第三轮央督交办的19件信访,已办结14件、阶段性办结5件。
高效办理各类信访平台环境信访投诉件,773件均在规定时间内办结,有力化解环境信访领域矛盾纠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