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1%患有帕金森病,70岁以上患病率达3%-5%,世界卫生组织专家预测,中国2030年的帕金森病患者将达到500万。帕金森病发病隐匿,越早期的识别越能够更长久地延缓患者的病程,中西医并重的药物治疗能够让患者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①慢——运动迟缓动作幅度和频率明显减慢,行走缓慢、起步困难、小碎步等。 ②抖——静止性颤抖在安静状态下肢体、头部、下肢出现有规律的抖动,紧张时更为明显。 ③僵——肌强直肌肉的肌张力升高,有时像齿轮一样。 ④倒——姿势平衡功能障碍行走不稳,步态前冲,甚至站立时都无法维持平衡。 《素问·脉要精微大论》曰: “夫五脏者, 身之强也。头者, 精明之府, 头倾视深, 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中之府, 背曲肩随, 府将坏矣。腰者, 肾之府, 转摇不能, 肾将惫矣。膝者, 筋之府, 屈伸不能, 行则偻附, 筋将惫矣。骨者, 髓之府, 不能久立, 行则振掉,骨将惫矣。”帕金森病在疾病发生和演化的过程中主要累及肾、肝、脑。一般认为帕金森病属于本虚标实证,以肝肾不足为本,痰、火、瘀、毒为标。治疗上以熄风止颤为基础,重在滋补肝肾,益气养血,调和阴阳,填精益髓。临证时我们用中医病机为切入点,重在辨证,发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特色,对证用药,获得满意疗效。①针药结合:中医治疗应以“补肾柔肝”为法,兼健脾化痰、补气养血、清热熄风等治疗原则,以补肝汤加减作为基础方,在治疗肌强直、运动迟缓等收效显著,可延缓病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②中医传统疗法:火龙罐可更好地疏通瘀阻、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筋脉得以濡养,降低肌张力、缓解肢体震颤; 灸督脉可以使气血通畅,肌肉筋脉得养,改善肌肉的挛缩症状; 穴位贴敷、耳穴贴压、中医定向透药等特色技术可以有效改善帕金森患者失眠、便秘、焦虑等症。 ③中医健身功法:长期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功法,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运动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