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425|回复: 0

“罡”好读过 |《六人晚餐》

[复制链接]

191

主题

194

帖子

1159

积分

发表于 江苏泰州

Rank: 6Rank: 6

积分
1159

110414s5573y5ryrlavirr.gif
110416oireu8i9446ude4z.png
110416tilh3xoqjfnhwhth.gif

以书为舟,载一镇风雅;以读为桥,连四方知音。时至暮春,韵动罡杨特此开设“‘罡’好读过”图书分享栏目。

我们相信,读书万卷,总有一瞬“罡”好读过的情感触动想传递;总有一篇“罡”好读过的锦绣华章想拍案;总有一段“罡”好读过的激荡故事想分享……

110417j2d80jttd2czdiad.png

来“罡”好读过栏目吧!在这里,无论您是才情斐然的笔者、深耕基层的工作者,还是热爱生活的普通人,我们邀您翻开挚爱好书,分享字里行间的感动,用文字联结乡亲邻里,用书香浸润小镇时光。“罡”好读过,邀您共赴阅读之约!

110417g6h6nq65b6qt666z.png

110418t99t78bp97esp84p.png
110422twofkaxfooaaonki.gif


《六人晚餐》

110426mxba3rhawpzk1ak1.png

110427q1xvbp8z1sqxzszx.jpg 110427r3x8qhg5frxzu87u.jpg 本期推荐人:唐文娟老师

110428x1svrp4s12sppf97.jpg 110428j48jpdp8pg7k6jk4.jpg 推荐书目:《六人晚餐》

110428y4re03pyq2iuk44h.png

110429y2k4x6yuu0b0xy6c.jpg 110429vgtx7noa6omnttgo.jpg 阅读体会:

翻开鲁敏的《六人晚餐》,扑面而来的不是宏大叙事,而是一张蓝色油漆饭桌上氤氲的烟火气与沉重的时代叹息。它用一个重组家庭的“拼桌”故事,精准地剖开了九十年代中国社会转型期最真实的肌理,在杯盘碗盏的碰撞与沉默中,让你听见个体灵魂深处的轰鸣。

110430nm92m96se82nones.png

一张饭桌,一个时代的缩影。 故事的核心场景是每周一次的“六人晚餐”。两个单亲家庭——焊工丁伯刚带着儿女,单身教师吴老师带着一双儿女——在这张临时拼凑的饭桌上相聚。这方寸之地,远非温情港湾,而是阶层差异、价值观念、生存焦虑激烈交锋的微型战场。每一次举箸、每一句家常、甚至每一次尴尬的沉默,都承载着远超其表面的张力。饭桌成为观察那个特定年代(国企改制、工人下岗、社会价值重构)如何深刻影响普通家庭和个人命运的绝佳窗口。

110432vnvtwppk2k062zvs.png

老与新,两代人的沉浮图谱。丁伯刚,昔日厂里的技术骨干,在时代浪潮拍打下沦为借酒浇愁的落魄者。他的挣扎与沉沦,是一代产业工人荣光消逝、身份迷失的悲怆写照。吴老师,表面坚韧支撑家庭,内心却未能真正独立,她的困境揭示了特定环境下女性精神依附的沉重枷锁。他们是被时代洪流裹挟的“失语者”,其痛苦与无力感直抵人心。女儿晓蓝是书中最具冲击力的角色。她敏锐地感知到厂区生活的窒息,将知识视为唯一的救赎绳索,奋力向外攀爬。她的挣扎与奋斗,是那个年代无数渴望改变命运的年轻人的缩影。“逃离”不简单等于胜利,晓蓝走得再远,那张蓝色饭桌、那些逝去的晚餐时光、那份复杂的情感牵绊,早已融入她的血脉,成为灵魂深处无法剥离的烙印。

鲁敏对九十年代工厂家属区生活细节的刻画极其精准,阅读时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变革阵痛与生活韧劲的特定时空,代入感极强。《六人晚餐》的精彩之处在于它拒绝宏大叙事的空洞,而是将时代变革的惊涛骇浪,精准地投射到一个家庭、一张餐桌、几个普通人的命运之上。它让我们看到,宏大的“历史”如何具体而微地撕裂日常生活,重塑个体的心灵版图。

110435qr4u0l2224k220k2.png

《六人晚餐》不仅仅是一部小说。它是一部关于社会转型期普通中国人精神创伤与生存状态的“微观史”。在那些关于饭桌、关于工厂、关于两代人挣扎与牵绊的字句里,我们得以触摸一个时代的体温,感受那些被宏大叙事淹没的个体心跳,并在其中照见自己生命中的“蓝漆饭桌”与无法割舍的过往。阅读它,是一次深刻理解中国近现代心灵史的过程,也是一次对自身存在境遇的深情凝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